4月24日,今年熱度頗高的偶像選秀節目《創造營2021》將迎來決賽夜。
自2018年所謂的“偶像元年”開始,中國偶像選秀綜藝的擂臺已經打了四年。《青春有你》、《創造營》等節目,每年都會捧出近百名心懷出道夢想的練習生,而熱鬧的光環之下,粉圈為“愛豆”最終能夠出道進行的集資活動,也成了家常便飯。
4月12日,正值決賽前的沖刺階段,因“非理性應援”,《創造營2021》及《青春有你3》多名熱門選手的官方后援會微博被禁言30天。
然而集資并沒有停止。決賽即將到來,集資平臺桃叭APP上,決賽圈選手名下的“經費”數額一直在向上跳動。
粉絲集資1.5億元,但有錢也難買出道位
選手排名未必和人氣完全匹配,這是粉絲間心照不宣的秘密。
澎湃新聞收集了截至4月22日桃叭APP上《創造營2021》決賽圈選手名下的經費數,與決賽前最新公布的排名相對照,如果將集資金額看作人氣的體現,那么節目排名和人氣并非嚴格對仗。
其中粉絲集資金額最高的選手是米卡,達到1540萬元,但截至4月21日下午6點他的節目排名是第三位。決賽圈選手粉絲共集資1.5億,平均每位選手613萬元,都可以人均一套房了。
粉絲戲稱這類選秀節目的排名如同搖號:如果選手人氣不在穩穩出道的高位,那么他隨時有可能被“搖”下來。而且,每一次有淘汰的順位發布之后,票數都會清零。決賽周,一切從零開始,誰也不能高枕無憂。
節目組有它的邏輯,而粉絲集資算是一種對策,它是“粉絲購買力”的直接體現,彰顯出偶像吸“氪金粉”的能力,也是粉絲日后質疑排名的有效憑證。
而且,從一開始,偶像選秀節目就把愛和錢畫了等號。
這類節目把粉絲稱為“創始人”,或是“全民制作人”,觀眾投出的每一票都直接影響選手的命運,擁有絕對的權力。不同于傳統選秀,節目里的導師不能決定選手去留,甚至不能產生任何影響。現場觀眾的投票也沒有決定性意義。這樣,場外票數展現的人氣就變成了一路通關的法寶。為喜歡的選手花錢投票,是表達愛的方式,而集資,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同時,排名的“不透明”還催生了一種簡單、但極其有效的話術,讓粉絲控制不住地奉獻——
“哥哥沒有公司疼沒有節目組愛,哥哥只有我們了。”
大公司還靈嗎?
有公司的選手確實會順利一些。
澎湃新聞統計了創造營決賽圈25名選手所在的公司,并綜合公司公開信息、融資進度和旗下藝人知名程度對公司的資源背景做了簡單分類,發現沒有背靠任何公司的練習生在“大逃殺”中會更加艱難。參加比賽的11名個人練習生中,只有一個人走到了決賽。
幾年選秀大浪淘沙之后,大公司露出了疲態。給《創造101》輸送了吳宣儀、孟美岐的樂華娛樂本次沒有選送任何練習生來到《創造營2021》。旗下有楊冪、迪麗熱巴等演員的嘉行,4位參賽選手中只有1人進入決賽。打造了韓國知名女子組合MAMAMOO的RBW因“限韓令”而曲線救國派出了3名日本練習生,最終只留下了1人。哇唧娛樂的3名選手,去年夏天剛參加完另一檔選秀節目《明日之子4》,今年又馬不停蹄了開啟了創造營之旅,一起挺進決賽。
看起來最大的贏家是日本音樂公司艾回,旗下的5名選手都是新面孔,最終留下了4位,且名次都在高位,而退賽的和馬在前期也是熱門選手。可這究竟是因為公司背景,還是因為選手給觀眾帶來的新鮮感也未可知。
盡管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練習生在決賽中僅占六席,其中一些選手,卻相當有話題度,比如說,“不想上班”、“別愛我,沒結果”的利路修。
青春偶像的選秀已經來到第四年了,或許公司背景早已不是什么靈丹妙藥,新鮮感才是。
買奶,秀粉之殤
話說回來,集資來的錢,最后都是要花出去的。
那么,這么多錢,花到哪兒了?去年在《青春有你2》C位出道的劉雨昕的官方后援會在賽后公布了賬目明細,顯示賽時集資共1579萬,其中75%的錢用來買奶,24%用來投票,剩下1%拿來應援。
買奶,是一個選秀粉絲每年都要面對的頭疼的問題。和其他節目的冠名商只是在節目過程中露個臉念個廣告詞不同,選秀節目的冠名商,是寫進規則里的。巧的是,《創造營》和《青春有你》的冠名商,都是牛奶飲品。
以《青春有你2》為例,如果粉絲購入指定系列的瓶裝奶,就能相應的獲得比普通票權重更高的3票。所以,買奶成了官方后援會的大頭支出。短短兩個月中,最終出道的九人各自的官方后援會為買奶共花了4800萬左右,如果按一箱50元估算,給贊助商貢獻了近百萬箱的銷量。
據藍鯨財經報道,這種“買奶”的行為已經催生了一個產業鏈:在比賽初期,黃牛便開始囤奶,“他們將奶票與牛奶進行分離,自此奶票成為了一款輕便易交易的獨立商品。粉絲從黃牛處購買時,僅會獲得象征投票權力的奶票”。之后,牛奶便被低價出售給周圍的小商鋪。
看起來,創造營決賽圈選手粉絲們的億元集資,經層層盤剝后總會有去處,贊助商賺得金缽滿盆,黃牛亦是。
不過,粉絲把自己省下來的錢拿去集資,希望的是,這些錢最終能花給偶像,讓他/她出道。據經濟觀察網報道,“應援會涉及集資,都是要公開賬目明細的,這是整個飯圈都比較默認的規矩。”
即便如此,管理漏洞依然存在。
桃叭就發生過一起跑路事件。發起人稱自己將會用集資來的錢制作藝人謝可寅的相冊,但最終未發貨。平臺后來發現,發起人借用了他人信息通過實名認證,是蓄意跑路。此外,還有鄧倫后援會集資九萬買燒餅事件。
參加過后援會工作的粉絲接受燃財經采訪時曾說道:“真要細究,每家后援會都不敢說自己干凈。現在的后援會一個比一個會做賬。”
《青春有你2》決賽之后,前九名選手的后援會都公開了賽時收支明細,但截至2021年4月22日,其中有4家后援會已將明細刪除。
粉絲要將自己的錢變成實實在在的票,只能依靠這一路上所有人的良心嗎?
朱曉磊律師接受經濟觀察網采訪時表示,“目前粉絲團體自發組織的集資活動日漸增多,集資金額巨大。但流程不透明、款項管理混亂,甚至組織者攜款消失等問題也備受質疑,目前亦不存在明確的法律規定要求‘應援集資’賬目的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