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節目把粉絲稱為“創始人”,或是“全民制作人”,觀眾投出的每一票都直接影響選手的命運,擁有絕對的權力。不同于傳統選秀,節目里的導師不能決定選手去留,甚至不能產生任何影響。現場觀眾的投票也沒有決定性意義。這樣,場外票數展現的人氣就變成了一路通關的法寶。為喜歡的選手花錢投票,是表達愛的方式,而集資,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同時,排名的“不透明”還催生了一種簡單、但極其有效的話術,讓粉絲控制不住地奉獻——
“哥哥沒有公司疼沒有節目組愛,哥哥只有我們了。”
大公司還靈嗎?
有公司的選手確實會順利一些。
澎湃新聞統計了創造營決賽圈25名選手所在的公司,并綜合公司公開信息、融資進度和旗下藝人知名程度對公司的資源背景做了簡單分類,發現沒有背靠任何公司的練習生在“大逃殺”中會更加艱難。參加比賽的11名個人練習生中,只有一個人走到了決賽。
幾年選秀大浪淘沙之后,大公司露出了疲態。給《創造101》輸送了吳宣儀、孟美岐的樂華娛樂本次沒有選送任何練習生來到《創造營2021》。旗下有楊冪、迪麗熱巴等演員的嘉行,4位參賽選手中只有1人進入決賽。打造了韓國知名女子組合MAMAMOO的RBW因“限韓令”而曲線救國派出了3名日本練習生,最終只留下了1人。哇唧娛樂的3名選手,去年夏天剛參加完另一檔選秀節目《明日之子4》,今年又馬不停蹄了開啟了創造營之旅,一起挺進決賽。
看起來最大的贏家是日本音樂公司艾回,旗下的5名選手都是新面孔,最終留下了4位,且名次都在高位,而退賽的和馬在前期也是熱門選手。可這究竟是因為公司背景,還是因為選手給觀眾帶來的新鮮感也未可知。
盡管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練習生在決賽中僅占六席,其中一些選手,卻相當有話題度,比如說,“不想上班”、“別愛我,沒結果”的利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