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4月24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南山區展廳以“創新濱海中心城,領航人才匯南山”為主題,邀請轄區數十家知名科技企業在1號人才館和6號科普館展示最前沿的智能產品,各種“黑科技”吸引眾多觀眾駐足。
24日上午,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廣東省副省長王曦一行到南山區展館參觀,南山區區長黃湘岳、副區長練聰陪同介紹南山區參展企業情況。王志剛部長一行在光峰光電展臺前,聽取了該企業創始人李屹博士的匯報,李屹從美國學成歸來在南山創辦光峰光電,在全球率先發明了ALPD激光顯示技術,光峰光電成功登陸科創板,目前發展勢頭喜人,成為顯示行業的領導者。“南山領航國際創新基地”、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劉仁辰匯報,這是南山區政府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合作打造的全流程國際創新服務體系,幫助國際化背景的科技人才在南山區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黃湘岳表示,南山區創新創業活躍,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5.72%,連續8年位居廣東省區縣第一,被譽為最具有硅谷氣質的城區,目前,南山區聚集了7所高校、9個諾獎實驗室和11家國家級孵化器、67個眾創空間、1358個創新載體,歡迎全球英才匯聚南山創新創業,為南山區加快建成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貢獻才智。
“黑科技”體現高科技含量
曾獲得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的奧比中光,已發展成為集聚世界一流人工智能3D視覺傳感人才的高地,此次參展帶來了最新成果—— Astra3D攝像頭,基于單目3D結構光設計,實現人機交互、三維建模、AR游戲、骨架識別等多種功能,適用于3D物體掃描終端。
被授予“2020深圳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的深圳潛行創新公司,這次帶來了“潛鮫P200”,這是一款為政企用戶設計的輕工業級水下機器人,360度全方位移動,最大航速4節、深度150米、最大水平半徑400米,內置像素防抖相機,單人操作可3分鐘快速部署。
2019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園“最具成長性創業企業”矽赫科技展出了光學雷達和ToF雷達系列,在車路協同中,矽赫產品可安裝在路基,對車流量進行監控,能克服雨霧天等能見度低的缺陷,為智慧交通后臺決策提供實時數據;同時還展出了用于安防的多款智能光電產品。
一款為釣魚愛好者設計的數字高清移動可視探魚無人機,可用來觀察地形、環境和魚層分布,帶來前所未有的釣魚體驗;一款全新的電動假肢機器人,通過傳感器實時感知用戶意圖,幫助下肢殘疾患者更輕松地行走;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博士生韓璧丞創辦心流科技,用全球領先的腦機接口技術研發出智能靈巧假手……
邁瑞、大疆創新、微芯生物、優必選等知名企業展示最新成果,紛紛向海內外人才發出“招賢令”,面向世界集聚一流人才,建設大灣區科技創新策源地。
南山科普注重市民參與互動
除了這些“黑科技”展現了南山企業的創新實力,南山區還展出很多互動類的科普成果,吸引觀眾踴躍參與。人們爭相與一款實時手繪人像的智能服務機器人進行互動,該款會賣萌、會繪畫的機器人吸引了不少眼球,這是深圳市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研發的成果。深圳和碼科技開發院展示的“和碼中文教學法”,以“和碼字形+短句背誦”為主要特征,克服了漢字“難學難用”困難,打開了中文快速學習之門,為漢字文明的世界推廣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方法,現場吸引不少外國觀眾駐足參觀。邊緣云計算帶來了無線大空間的VR仿真應用環境,吸引觀眾現場體驗大空間安全教育和工作模擬等各種場景。優必選展出了人形智能機器人“悟空”和“拓荒牛”機器人。
未來人才實踐基地也亮相人才館,這是由南山區打造的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科普實踐教育基地,提供契合多元智能開發的公益性教學實踐,引導青少年參與生活體驗,培育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南山區副區長練聰參觀了科普館,聽取參展企業的科普成果介紹,并與小院士們合影。
據了解,南山區加大力度開展全民科普工作,提升居民科學素養,舉辦了深圳科普月南山區分會場活動,主辦大型活動18場、街道社區組織活動160余場,成立8支科技志愿服務隊,獲得中國科協立項支持。南山區打造了位于深圳人才公園的深愛人才館,是一個充滿科技與人才元素的特色主題展館。
資深人才為南山“引智”助力
光科全息公司董事長郭濱剛向黃湘岳區長介紹:“我曾在日本東京大學做博士研究員,2016年到深圳南山區創業,不僅順利申請入駐了虛擬大學園產業轉化基地,而且很快找到創業的合伙人啟動了開發工作,并于2016年5月獲得了天使投資人提供的15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深圳市和南山區政府行政方面辦事效率非常高,公務員素質也很高,深圳是真正有希望成長為亞洲硅谷的高科技領袖城市。光科全息目前想專注做好自己最專長的產業鏈上游材料這一領域,讓光子晶體材料和微透鏡光子薄膜能夠與更多的應用產業密切結合,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在南山區人才展臺前,矽赫科技創始人、留美歸國博士洪鵬達介紹,南山區提供了優質的人才政策,為人才安心落地深圳南山創業提供了重要保障,包括為企業提供了安居住房政策,積極為海歸創新企業提供了研發和生產需要的金融服務,在疫情嚴重期間,南山區為企業及時為企業提供銀行貼息,助力企業積極參與科技抗擊疫情,矽赫科技的智能光電產品也積極投入到醫院抗疫,產品入選國家省市區的產品目錄。他說:“去年12月,矽赫科技和深圳大學達成戰略合作,矽赫科技和王序進院士領銜的深圳大學半導體制造研究院團隊,共同聚焦半導體制造落地,為國家在半導體領域解開卡脖子核心科技方面貢獻海歸力量。”
像這類海歸人才在南山區成功創業的故事舉不勝舉。南山是一塊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科技熱土,目前南山區有博士約1.2萬人、碩士約10萬人、本科學歷約50萬人,大專學歷約32萬人,技能人才約18萬人。從產業劃分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數量約48萬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人才數量約10萬人,互聯網產業人才數量約19萬人,生物產業人才數量約6萬人。這樣一支人才大軍,為南山建設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提供強大智力保障。
南山區筑巢引鳳提供優質服務
近年來,被譽為“中國硅谷”的深圳南山區經濟發展迅猛,城區環境日新月異。尤其是通過建設各類創新載體,完善培育人才的生態,舉辦創業之星大賽和博士論壇等人才交流活動,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人才團隊和創新企業層出不窮。
營造匯聚全球人才的一方熱土,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堅持和投入,才能形成“人才高地”。南山區委、區政府深諳此道,不僅建設圍繞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創建科技人才的智力高地,而且實施“領航團隊”支持計劃,不斷地吸引全球頂尖人才。西麗湖國際科教城聚集了深圳一半以上的高校資源,其中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已正式獲得教育部設立批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深圳大學二期工程、南方科技大學二期工程加速建設,區域內在校學生總數超過4.5萬人,為南山未來科技發展儲備了一支生力軍。同時,科教城內匯聚了國家省市各類創新載體458家,諾獎實驗室9家,吸引了一批全球科技領域的塔尖人才,為南山區科技創新提供強大的源動力。
實施高層次人才團隊支持計劃效果明顯。圍繞南山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鏈,近年來引進杉川機器人、塔吉瑞、零感科技等多個團隊,其中杉川機器人2020年產值超過18億,并擔任深圳工研院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合作單位,為南山打通智能制造領域產業轉化全鏈條提供重要支撐;塔吉瑞入選“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抗慢粒和抗非小細胞肺癌抑制劑先后獲得CDE批準開展臨床試驗。
值得一提的是,連續舉辦了13年的“創業之星”大賽是南山乃至全國涵蓋面最廣的人才創業大賽,2020年共吸引超過400支科技團隊報名參賽,聯合銀行為獲獎企業提供最高6000萬元的授信支持,提供空間孵化助長計劃吸引優秀項目團隊落地南山,引進了快救科技、毫準科技等多個高端人才企業。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截止2020年底,南山區全職院士、領航人才分別增至37人、2641人,在站博士后3407名,占全市的88%,光峰科技創始人李屹博士榮獲市科學技術獎市長獎。南山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約占全國1/8,雙創示范基地考評獲全國城區類第一名。
南山區七屆五次黨代會,提出到2025年,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基本建成,本地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中央智力區功能全面完善,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深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先行區。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局長曹環透露,南山區正在制訂扶持科技創新的新措施,加大了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支持,給予最高2000萬元支持;新增了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支持,為人才在南山區創業提供重要支撐;新增了生物醫藥、集成電路、鯤鵬生態等產業專項支持,這些新的扶持措施將為南山區人才引進、成果轉化、項目孵化等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