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5月12日訊(記者 潘潤華 肖慧娟 通訊員 陳興雄)“感覺到很親切,也很幸福!”66歲的莊先生是福田區益田村的老居民,今年他所居住的樓房加裝上了電梯,令他出行也便捷不少,對此他欣喜不已。
福田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便民服務點揭牌。
5月12日,福田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便民服務點正式揭牌。據悉,這是深圳首個區級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便民服務點,將為居民提供“一站式”電梯加裝咨詢、業務辦理等服務。
全市242個單元開展加裝電梯試點 福田區建成量居首
據了解,隨著我市老舊多層住宅小區老齡化日益嚴重,如:通新嶺小區39棟多層,60歲以上997人,占比19.1%,老舊多層住宅居民出現“上下樓難”問題,對加裝電梯的需求愈發迫切。加裝電梯既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能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對打造民生幸福標桿,加快實現“住有宜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福田區住建局房屋安全管理和整治科陳琛介紹福田區老舊住宅電梯安裝情況。
為大力破解該問題,市住房建設局在開展“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活動中,將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納入為民辦實事解難題范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遵循“業主自愿主導、屬地政府引導、社會各方支持”原則,通過健全制度規范、創新服務機制、搭建協商平臺等方式,推進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落實。
截至目前,在全市約62個小區242個單元開展了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其中福田區有93部電梯建成投入使用,居全市第一。
市人大代表楊勤:便民服務點落地是一項民生工程
據悉,為建立健全制度規范,加強統籌推進力度。日前,市住房建設局編制了《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實施方案》,正按程序報審;發布了《深圳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程工作指引(試行)》,為全市加裝電梯工作提供了流程指引。在此基礎上,福田區率先出臺《福田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方案》,推進加裝電梯工作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明確了轄區各部門職責分工,規范了規劃設計、協商公示、工規審批、小散工程備案、管線改遷、電梯安裝、驗收登記、使用維護等流程。
同時,采取“2+3+X”模式(“2”即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站,“3”即實施主體、設計、施工企業,“X”即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員代表、志愿者及其他關心加梯的熱心人士)搭建議事協商調解平臺,宣傳政策、聽取民意、提出建議,積極參與協調居民意愿、出資比例、電梯選型等問題。在加裝電梯過程中注重改善低樓層局部環境,合力改善居住品質,實現住有宜居。
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便民服務點的落地是一項民生工程,過去群眾反復跑的流程能進行一站式的集中辦理,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切實方便了群眾。
他還指出,“目前最為緊迫的是政府的公共補貼政策應盡快落地。同時,應該在小區的統籌規劃、統一設計和后期維護等方面出臺配套公共政策。不能千樓千面,要能一小區一特色,整齊劃一,既保證安全,又快捷便利,這才是真正便民利民。”
4至6個月即可成功辦理 為便民引入“電梯超市”
據了解,益田村是一個1995年入住的老舊小區,多層住宅有170多個單元。隨著入住居民年歲漸大,樓梯出行對不少居民來說十分不便。益田村物業管理處主任霍武政介紹,自去年政府在益田村設立全市首家小區加裝電梯便民服務點以來,小區已有3個單元電梯加裝成功并運行,6個單元的加裝電梯正在施工。此外,通過意向調查,有加裝意向的還有60-70個單元。
霍武政等三位同志獲聘為福田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指導員。
“原先居民自己跑可能需要跑十幾個部門,蓋十幾次章,歷程非常復雜。服務點成立后,現場有相關政府工作人員進行指導,居民可直接對接,為手續辦理提供極大便利。”他表示,該小區從第一臺的居民自主安裝耗時近3年,到服務點成立后4至6個月即可成功辦理,時間大大縮短,為居民提供不少便利。
全市首家小區加裝電梯便民服務點正式啟動。
據了解,在益田村設立全市首家小區加裝電梯便民服務點的基礎上,此次區級便民服務點引入了日立、三菱、OTIS等知名電梯廠商及相關服務企業形成“電梯超市”,集中為居民提供電梯選型、代辦設計、審批辦理、安裝施工、運營維護等服務,旨在讓該試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宣傳的福田模式。
加裝梯流程。
智慧系統展示老舊小區電梯安裝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