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5月1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捷興)“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5年,是深圳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第一階段發展目標的5年。5月15日,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備受關注的《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交審議。
《規劃綱要》對深圳未來15年發展目標作出安排部署,形成“三個五年”一體安排、滾動推進的發展戰略和實施路徑,提出到2035年,深圳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
“十四五”發展目標:
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規劃綱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以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為總牽引、總要求,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為關鍵一招,對深圳“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謀劃和部署。
根據《規劃綱要》,深圳“十四五”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深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經濟總量超過4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過1.5萬億元;創新能級顯著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左右;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9萬元;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展望2030年,深圳將建成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城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躍上新臺階;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示范者
推動前海擴區,探索全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規劃綱要》提出,推動新時代深圳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再出發,以綜合改革試點構筑體制機制新優勢,要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圍繞“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規劃綱要》提出要服務國內大循環,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建設高效集約的國家物流樞紐體系,以深圳機場為載體建設深圳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平湖南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建設國際會展之都,構建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型大規模展覽和交易平臺。
要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型國際貿易,建設更加開放的自貿試驗區,推動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擴區,探索全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要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中亞-東歐-西歐國際陸上物流新通道。要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進香蜜湖國際高端消費區、南山后海超級商業區、華強北商業區等商圈建設,提升大浪時尚小鎮、光明“中國時間谷”、橫崗眼鏡產業集聚區、水貝黃金珠寶基地、筍崗藝術展覽中心等基地影響力,打造國際時尚創意之都。
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
高水平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推動前海大鵬設立新口岸
為增強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核心引擎功能,《規劃綱要》提出,深化深港澳全方位合作,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充分激發整體效應、集聚效應、協同效應、戰略效應、輻射引領效應,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富有活力、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在推進深港澳深度合作方面,共建深港澳優質生活圈,高品質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建設,高標準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高水平規劃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推動前海、大鵬等設立新口岸,打造口岸綜合改革示范城市。
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方面,要創新都市圈發展體制機制,協同東莞、惠州優化臨深片區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布局。在增強“一核一帶一區”主引擎作用上,強化廣深“雙城聯動、比翼雙飛”,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研究規劃建設深圳-中山產業拓展走廊。
《規劃綱要》還提出,要形成開放彈性有機緊湊的城市發展格局,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戰略。要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前瞻規劃建設對外戰略通道,完善“南北終到、東西貫通、互聯互通”綜合運輸網絡布局,建設高密度網絡化的軌道交通體系,加快深中通道建設,開展伶仃洋通道建設研究論證,規劃深圳至南寧高鐵,加快推進西麗樞紐、機場東樞紐、光明城樞紐等站城一體化開發,推動坪山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要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升海洋經濟發展能級。
構筑全域創新發展空間格局
推進量子、生物醫藥等國家實驗室基地建設
圍繞“科技創新”這100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規劃綱要》提出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要以主陣地的作為推進綜合性國際科學中心建設,打造以國家實驗室為龍頭的戰略科技力量,推進量子、生物醫藥等國家實驗室基地建設,構建重大戰略創新平臺體系,布局光明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規劃建設中科院香港創新研究院深圳園區。
要積極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深圳路徑,提升科研機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光明科學城中科院基地、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要提升科技創新開放協同水平,構筑全域創新發展空間格局,重點推進南山園區和坪山園區兩個核心園區建設,依托濱海科技創新發展軸、梅觀產業創新走廊、羅湖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等創新軸帶,拓展全域創新空間載體。
《規劃綱要》同時提出,要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增強產業鏈根植性和競爭力,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到2025年,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50家;建設龍崗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承載區;高標準建設坪山-大鵬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示范區。
打造全球數字先鋒城市
實施“5G+8K+AI+云”戰略,高頻服務事項100%“掌上辦”
《規劃綱要》將“打造全球數字先鋒城市”單列一章,作為深圳“十四五”時期的重大戰略和重要抓手,提出要搶抓數字技術產業變革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要構建數字經濟新優勢,實施“5G+8K+AI+云”新引擎戰略,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造國家級5G車聯網先導區,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要建設全球領先的數字基建,構建覆蓋“5G+千兆光網+智慧專網+衛星網+物聯網”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體系,打造“雙千兆城市”,到2025年累計建成5G基站超6萬個。
要建設數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府治理“一網通管”、政府運行“一網協同”,到2025年高頻服務事項實現100%“掌上辦”;建設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鵬城智能體,探索構建數字孿生城市。
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加大商品住房供應,新增67.3萬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
《規劃綱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瞄準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努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
在教育方面,加快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高中多元特色發展,超常規加快高中學校建設,建設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先行示范區,建設一批中國特色世界先進職業院校。到2025年新增幼兒園學位12.5萬個以上,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67.3萬個,新增公辦普高學位11萬個。
在衛生健康方面,構建國際一流的整合型優質醫療服務體系,到2025年三甲醫院達30家,每千人病床數達4.5張;加強全民健康管理,完善突發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規劃綱要》還提出,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要完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加大商品住房供應,持續開展大規模公共住房建設行動,到2025年建設籌集公共住房40萬套;要建設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全面建成青年發展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