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6月3日訊(記者 劉嘉敏)6月2日,羅湖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市、區人大代表對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進行現場視察,并對其工作報告進行初審,開展聽取政府組成部門工作報告及滿意度測評工作。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華生參加調研。
從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到渡江戰役干里江面上的隆隆炮聲,從古田會議明確人民軍隊建軍綱領到新時代“四有軍人”的時代風范......當天,人大代表一行率先來到筍崗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實地了解服務站運營情況,并通過系列圖片展覽介紹,回顧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史。在這里,市民還可以看到萬炮齊鳴背后的保障者羅西良、與火焰搏斗的消防專家尚清波、刻苦鉆研的軍醫院挑梁者劉憲來等人民英雄,這也是深圳退役軍人的故事,一篇篇數百字的文字,簡明卻莊重地展現了他們的英雄風采。
隨后,在羅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召開初審會議,聽取該局近兩年工作開展情況匯報。據了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自2019年3月成立以來,不斷加強組織管理,不斷加強工作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創新推行退役報到“一站式”服務,推行“退役軍人和隨軍家屬就業創業服務”平臺,首創“羅湖新時代雙擁大講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軍人服務。目前,全區已經建成1個區級服務中心、10個街道服務站和83個社區服務站。2020年,區服務中心和街道服務站圓滿通過全國示范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考評,其中,區服務中心和7個街道服務站獲評全省五星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居全市前列。
“這里對市民免費開放嗎?建議可以組織學生過來學習。”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劉建琪表示,一些街道、社區服務站都運營得很不錯,可以推廣成為英雄學習基地,比如組織孩子們到服務站學習,了解身邊的英雄事跡,弘揚退役軍人的紅色精神。
“軍人將青春奉獻給了國家,應該是社會最值得尊敬的一個群體,但是當他們從部隊回到社會,往往會遇到一些難題,這就是我們應該及時給予幫助的時候。”區人大代表葉向陽則認為,退役軍人事務局要發揮好服務精神,盡可能去幫助退役軍人轉業、生活,以真情實意的服務,成為退伍軍人的“娘家”。
王華生對羅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近兩年的工作成績表示了肯定,他表示,要突出黨建引領作用,強化服務隊伍建設,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加強和發揮基層工作站的服務水平,創新依靠社會各方力量,全面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推動退伍軍人服務工作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