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評論員 石靜文
現在到了各個高校開始發放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很多學子都陸陸續續收到了錄取通知書。筆者發現,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在錄取通知書上別出心裁。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半部分彩色設計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破繭”兩個字更是送給考生的祝福;南開大學的“蓮子錄取通知書”心意滿滿,一個小小的荷包和兩顆蓮子;廈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里,附著魯迅、陳景潤的大師手記;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里,C919客機、長征五號火箭等“國之重器”被做成徽章送給新生。
諸如此類的創意不勝枚舉,說明越來越多的高校管理者以學生為本。這些錄取通知書,從設計到工藝,從外形到內涵,各有各的特點,這也使得每年各高校錄取通知書的比拼成為關注度頗高的話題。錄取通知書是新生對學校的第一印象,學校“用心”地展現著學校的特色、歷史與文化,通知書上的每一個巧思,每一處精心設計,都能夠讓學生有一種“驚喜”的感覺,讓他們收到通知書的那一刻更加彌足珍貴,也讓他們更加憧憬著大學四年的生活。
設計何種錄取通知書,也是傳承大學精神和教育理念的一種體現。例如理工類院校的錄取通知書中展示的是教學與科研成果的實力,更多體現的是科研報國情懷和對學生的殷切期盼;文科類高校在錄取通知書中展示的是人文情懷,更多體現的是濃厚的人文底蘊和對學生的殷切關懷。因此,“百花齊放”的錄取通知書一方面增強了新生對大學的歸屬感,另一方面也潛移默化地幫助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學,開啟對大學生活的規劃和思考。
當然,對學生的“花式比心”,不能只靠一份“不同尋常”的錄取通知書。錄取通知書只是了解大學的一扇門,學生進入到學校后的學習和生活才更為重要。當人們稱贊錄取通知書的精美時,也未嘗不是在希望,錄取通知書上所表達出的大學精神、文化底蘊、創新活力等,能夠在學校日常的教學、管理、氛圍等層面有更多的體現。錄取通知書體現出的“用心”能夠貫穿于大學的每一個細節之中,才是最令學生期待與向往的。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