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7月8日訊(記者 彭桂紅 通訊員 謝春龍 劉映東)領導“打聲招呼”,聽上去輕描淡寫,本質上是濫用職權、暗箱操作,破壞力巨大。有時一聲招呼,牽出一串糖葫蘆。
“領導人員有一次被登記備案的,進行約談提醒;有兩次被登記備案的,予以訓誡;有三次以上被登記備案的,停職檢查。”7月8日,“羅湖區廉勤發布”第一期舉行,發布會上介紹了《羅湖區領導人員插手干預行為登記備案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制定背景及主要內容等。據悉,羅湖區出臺領導人員插手干預行為登記備案工作規定屬全市率先。
發布現場。
《規定》涉及工程招投標等五大重點敏感領域
記者從發布現場了解到,該規定涉及工程招投標和政府采購、選人用人、城市更新、違法用地和違法建筑查處、安全生產監管等五大重點敏感領域,且對每個領域的“插手干預”情形進行了具體的規定。
“這五大領域涉及主體多元,廉政風險集中。”發布人解釋說,出臺該規定主要是為了防范廉政風險,進一步強化教育和預防作用,有效治理領導人員插手干預工程招投標及政府采購、城市更新業務審批、規劃土地監察執法、安全生產監管、選人用人等行為,在全社會營造不插手干預的氛圍。
《規定》的約束對象實現體制內外“全覆蓋”
記者在《規定》上看到,《規定》指向清晰具體,明確了管理和約束對象。覆蓋了全區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副科級以上及國有企業相當層次領導人員,此范圍外,其他具有職務影響力的人員包括社會領域人員也屬約束對象,實際上可以說是實現了體制內外“全覆蓋”。
“本規定所稱‘插手干預’,是指領導人員采取過問、說情、打招呼等方式插手干預的行為。”《規定》明確了約束內容,涉及五個領域,且對每個領域的“插手干預”情形作出明晰界定。
《規定》還明確了“兩頭”都管,即不僅對插手干預的領導人員規定了處置措施,還規定對未如實登記備案的被干預人也要視情況進行處置。被干預人遇到插手干預行為直接向區紀委監委登記備案就可以了。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在規定時間填報,可先口頭報告,事后及時進行補報。對于登記備案人員有專門的保護條款和減輕或免于責任追究條款,鼓勵被干預人敢于并愿意登記備案。遇到過問情形只要報告了,就可以減輕責任甚至免責。
發布現場。
對“打招呼”無需甄別逢問必錄
據悉,舉報人員可通過電話0755-12388或“廉潔羅湖”微信公眾號或進行舉報。
插手干預情形該如何鑒定?有什么措施來管?記者看到,《規定》第九條內容規定,對出現插手干預情形的,相關工作人員逢問必錄、無需甄別,均應全面、如實記錄,填寫《領導人員涉嫌插手干預行為登記表》并在5個工作日內向區紀委監委(對應派駐紀檢監察組、派出監察組)登記備案。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在規定時間填報,可先予口頭報告,事后及時進行補報。
對領導人員身邊工作人員、親屬存在插手干預行為的,或者單位和組織以發文發函等方式進行插手干預的,按上述程序進行登記備案。
對三次以上被登記備案者停職檢查
對“打招呼”有何懲處?記者看到,《規定》內容規定,領導人員有一次被登記備案的,進行約談提醒;有兩次被登記備案的,予以訓誡;有三次以上被登記備案的,停職檢查。紀檢監察機關視情況開展核查工作,插手干預行為構成違紀違法的,將依規依紀依法給予黨紀政務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們還會把領導人員插手干預行為納入領導人員廉政檔案,并抄送區委組織部,作為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據;插手干預的領導人員屬于市管干部或其他黨組織管理的,向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報告或向具有監督管理權限的其他紀檢監察機關通報;插手干預的人員屬于社會領域的,移送有處置權限的相關機構處理。”發布會上介紹說。
如何讓《規定》落地執行,真正讓制度發揮效用?拭目以待。“讓羅湖區每個干部都知道什么可以為、什么不可以為,讓更多群眾了解我們這項工作,監督我們的工作,讓‘逢問必錄’成為一種常態、一種自覺,同時起到教育和預防作用,最終做到全社會對插手干預說‘不’。”發布會上羅湖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