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評論員 牛耘
近年來,隨著直播短視頻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兒童被父母推到鏡頭前,小小年紀便成為網紅。為營造未成年人良好上網環境,有效解決網絡生態突出問題,21日,中央網信辦決定即日起啟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嚴禁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鏡直播,嚴肅查處炒作“網紅兒童”行為,禁止誘導未成年人打賞行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樂、賣慘“審丑”等現象對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導向。
兒童網紅被當成“工具人”,父母漸成“啃小族”,與市場需求驅動、家長短視逐利、平臺監管不嚴息息相關。還記得之前“3歲女孩被父母喂到70斤”的新聞嗎?那個被父母起網名“佩琪”的孩子,沒有動畫片里小豬佩奇的同款快樂,早早以犧牲健康為代價,被迫營業,淪為父母的撈金工具。然而,憤怒的背后更是擔心,因為小佩琪不是個例,“兒童網紅”儼然已成網絡時代的新型消費品。在利益誘惑面前,一些人的底線就是毫無底線。殊不知,如此“啃小”就是“坑小”。父母過早地把“走捷徑”的浮躁心態和功利思維灌輸給孩子,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會傳遞出畸形的人生觀,在社會上形成不良的價值導向。
禁止未成年人直播需多方發力,有關部門要盡快行動起來,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視頻制作者嚴查嚴懲。同時,網絡直播平臺不能把自己的社會責任丟到一邊,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如設置“一鍵舉報”賬號非法運營等功能,強化社會監督,落實監管責任。作為家長和學校,應該加強正確的教育引導,幫助未成年理性客觀地認識網絡直播,警惕“飯圈”、“粉絲文化”的負效應,學會從名人身上學習擔當、創新等正能量。
未成年人直播往往是在假期,而假期本應是孩子接觸豐富的生活的良好時機?,F在正值暑期,家長應盡量多花時間陪伴,或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合理的時間表,帶孩子多親近大自然,堅持每天做幾件有益的事,從而培養幾項可以受益終身的好習慣,讓孩子度過一個快樂又有意義的假期。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絕不能讓唯利是圖的思想玷污他們干凈的心靈,更不允許炫富獵奇扭曲他們的世界觀。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留下一片“凈土”,才能留住他們天真無邪的快樂時光,讓孩子們能自在地為自己的夢想和未來努力奮斗!
相關報道:
把3歲女兒喂到70斤有多可怕?浙大兒院專家:很危險!曾有小胖墩在睡夢中去世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446期|一億元或者一扇打開的門 都是值得致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