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7月23日訊 (記者 曹園芳 實習生 王婉冰)廣東高考放榜至今近一月,各大高校的本科錄取工作也接近尾聲,但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了。在別人歡歡喜喜等待著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有的學生卻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迷茫——高考成績不理想,是將就著去一所自己不心儀的大學,還是選擇復讀再戰?復讀學校又該怎么選擇?
為了解答考生和家長們熱切關心的復讀相關問題,7月22日,深圳新聞網記者采訪了原深圳市高級中學校長、智振高考復讀班佘國治校長,以及省級數學學科帶頭人李江洪老師。佘校長從高考復讀的必要性、如何選擇復讀學校和復讀學習規劃三個方面出發進行解讀,李江洪老師則從數學這一科目出發,講解了他獨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原深圳市高級中學校長、智振高考復讀班佘國治校長
高考復讀有必要嗎?復讀圓夢有可能
佘校長以馬云、俞敏洪和自己的學生為例,為考生講述高考復讀的必要性。
馬云經歷了三次高考,首次高考的數學成績更是只有1分,但通過不斷的努力和不屈服于困境的精神,終于在1984年成功考上了杭州師范學院。
新東方集團創始人和董事長俞敏洪,歷經三次高考的他,第一次英語33分,第二次英語55分,但他不拋棄,不放棄,最終一舉在第三年考上了夢中學府——北京大學。
名人經歷或許離我們太過遙遠,佘校長講述了自己曾在高級中學就讀的學生孫*洋的經歷:幾年前,孫*洋同學以568分的成績考上了北京體育大學,但她的夢想是上北京大學。為了追求自己上北大的夢想而選擇了復讀,最終以665分的成績圓夢。
在佘校長看來,高考復讀,更適合那些對自己目前錄取的院校/專業感到不滿意,或是成績未達到本科線,想要進一步提升的考生。
復讀學校選擇,只看師資足夠嗎?
“在如今復讀班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態勢下,很多機構僅僅是宣傳任教老師的畢業院校,這一點對考生和家長都是不負責任的。考生和家長要通過真實的培訓考試數據來考察復讀學校。”佘校長認為,選擇復讀學校不能只注重紙面上的師資力量。
在選擇智振高考復讀班的任教老師時,佘校長考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老師要對高考有所研究。他強調,智振高考復讀班擁有深圳“四大名校”、“八大高中”等全市最優秀的高中教師資源,他們擁有多年的高三教學經驗,且都曾參加過高考出卷與閱卷的工作。
科學的應試訓練方法,為學生“量身訂制”個性化教學方案
佘校長談到,選擇復讀的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成績是否能夠得到提升,而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科學的應試訓練方法。科學的應試方法,不是照本宣科的生搬硬套,而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式的靈活應對,以“一萬小時定律”作為基礎進行訓練,輔以為學生“量身訂制”的個性化教學方案。
智振的學生和在校生有著一樣規律的學習生活,課程和學習計劃也保持跟“四大名校”、“八大高中”三個同步:教材同步、教學計劃同步、試卷同步。
不使用現成的試卷,每天晚上對學生進行滾動測試(即每天對一門科目進行小測)后即時改卷、即時講解,作業也做到全批全改。這樣日測、周測和月考等大小測驗與作業相結合的方式,能夠全方位地顯示學生備考過程中的薄弱項,老師也能對此因材施教,給予獨特的、適用于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
選擇復讀的學生經常會出現心理壓力加重、焦慮的情況,正因如此,智振非常看重學生的心理健康。佘校長每星期會為學生們上班會課,并聘請了心理老師和顧問為學生們進行心理疏導、指導教學工作,幫助學生積極應考。
李江洪老師:讓數學成為高考的“壓艙石”
如何有效地提高數學成績成為了很多復讀考生和家長的一大難題,憂心如焚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省級數學學科帶頭人、深圳市高考先進教師李江洪老師深度分析了當前新高考改革體系中的“一核四層四翼”評價體系,由此采用“追本溯源”的教學方式,保證學生能夠通過基礎概念的扎實學習,拿穩占據總分60%的“基礎性知識”分數,再螺旋式層層遞進,根據學生自身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身教重于言教。”李江洪老師始終堅持作業面評、面改,保證時效性,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李老師說,目前很多學生解題的難點,就在于從情境化的命題中,提煉出數學問題來進行解答。
據了解,智振教育將于7月25日下午3點在深圳市青年學院507室舉辦高考復讀講座和數學學習指導、示范課,家長和學生可自行前往,與佘校長、李老師進行面對面交流,聯系電話1369212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