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8月8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彭琰)快遞小哥怎么買社保?直播小姐姐凌晨3點就開工有加班費嗎?8月5日,深圳市政協召開重點提案督辦協商會,就深圳市總工會提出的《關于先行示范探索我市“三新”領域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模式的提案》,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提案辦理單位開展協商。
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簡稱“三新”)為典型代表的新興經濟蓬勃發展,成為吸納靈活群體就業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載體。截至2020年8月20日,全市登記注冊的電子商務、貨運、快遞、網約車、外賣配送、房產中介、保安服務、家政服務、護工護理、商場導購、網絡直播等互聯網平臺經濟企業達58.4萬家,占全市企業法人總數的26.8%,涉及從業人員347.3萬人,占全市職工總數的33.3%。
市總工會認為,依托互聯網平臺企業的靈活就業人員在社會保障、技能培訓及勞動安全保護等方面承受各種問題和風險挑戰,建議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未出臺之前,司法部門通過勞動爭議仲裁或法院的判例對平臺用工等新型用工行為進行引導,明確勞動關系從屬性認定的統一標準,使平臺和務工人員明白什么情況下是勞動關系、什么情況下是勞務關系、什么情況下是合作關系。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表示,該局已草擬了《關于規范互聯網平臺用工保障從業人員勞動權益的指導意見(送審稿)》報送市政府。記者注意到其中有三個關注點:一是從勞動基準的視角打破了勞動關系認定和勞動權益保障的捆綁關系,堅持底線思維,兜底保障平臺從業人員的報酬、工時、職業安全健康、社會保險等基本權益。二是為了解決平臺從業人員信息難采集的問題,鼓勵“三新”領域企業提供從業人員信息并按登記人數給予補助等。鼓勵第三方機構為從業人員提供服務,并按規定給予補助。三是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督促“三新”領域企業建立健全交易規則和服務協議,明確從業人員權益保護相關內容。行業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履行監管職責,監督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及時掌握“三新”領域企業經營情況、從業人員權益情況,推動企業規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