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8月24日訊(記者 陳彬)8月22日,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深港澳高校預選賽區暨第三屆深圳虛擬大學園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預選賽”)決賽打響,99個創業項目依次登場,角逐企業組和團隊組晉級市賽的名額。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作為本次預選賽的主辦單位,積極籌備賽事,在香港、澳門設立多個賽事推廣點,通過多媒體發布賽事新聞,全面營造創賽氛圍。預選賽區自今年5月12日正式啟動以來,歷經項目招募、網絡評審、復賽等階段,最終有99個參賽項目晉級深港澳高校預選賽區決賽,其中包括53個企業組項目,46個團隊組項目。
決賽采用“8+8”路演與答辯模式,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雙線”模式推進賽程。決賽現場亮眼的項目層出不窮,有超高分子材料帶瓣人造血管及人工瓣膜項目,能用于治療相關心血管疾病,緩解目前人工血管在國內嚴重短缺的問題;有自動化、智能化的5G通信基站濾波器自動調試平臺項目,將改變行業一直以來依賴人工調試的現狀,助力5G建設;有低成本高性能的鈉離子電池技術項目,未來此項技術或將運用于大型儲能電站,助力實現國家碳中和目標;還有配備智能視覺傳感器的智慧零售移動機器人,可提供一站式消費行為監測服務……
來自深圳市躡影科技有限公司的參賽代表表示,深圳是一個活力四射的城市,深創賽是個非常好的平臺,在與評委的交流中也給了我們很多靈感。我們研發的AI的跟蹤支架增發系統,能夠根據圖像信息感應當前天氣調整支架的跟蹤策略,尋找最大光源位置,提升發電效率,同時采用無人機技術進行電站測繪和快速部署。希望我們的項目能夠通過深創賽的平臺上提升曝光度和關注度。
來自蘭州大學的團隊今年帶來了缺血性腦卒中新型藥物研制與產業化項目,項目利用團隊自主開發的新型藥物篩選平臺,針對缺血性腦卒中,找到多個全新靶標基因,開發具有治愈潛力的小分子藥物和工程化益生菌。在科研成果“邁”出實驗室的過程中,團隊曾在尋求投資方等方面遭遇了不少波折。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聚集、市場廣闊,本屆預選賽為創業項目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吸引更多潛在投資者,為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帶來更多的發展可能。
來自南京大學的邁騰團隊致力于研究低成本高性能的鈉離子電池技術,參賽代表非常重視此次賽事的機會,從外地趕到決賽現場,據介紹,該團隊在鈉離子電池技術上的研究已經有十余年,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目前已成功將鈉離子電池的工作電壓提升至約3.6 V,這跟當前使用廣泛的鋰離子電池相差無幾,且成本大幅降低。未來此項技術或將運用于大型儲能電站,助力實現國家碳中和目標。通過參加深創賽,該團隊已經獲得投資人的關注,正在積極安排對接,希翼通過資本的力量可以推進項目在市場應用的進程。
評委代表表示,本屆賽事評審工作組織規范流程嚴謹,路演選手展現出的創業熱情令人印象深刻。這次項目的含金量很高,不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業方向,也有不少十年磨一劍的高精尖硬科技涌現。高校里一些‘硬核’技術走出實驗室,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面向市場需求,造福社會,這我們期盼見到的。
除創新的參賽項目之外,現場的學生工作人員也成為決賽現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本著培養優秀人才,促進深港澳青年學生的互動和交流的目的,本次賽事特意為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等港澳知名高校的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提供暑期實習的機會,依托第十三屆深創賽的舉辦,為優秀青年搭建起高水準、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溝通和交流平臺,助力同學們開拓視野,提升對創新創業活動的理解。
此外,今年預選賽亦攜手中國銀行,為科創企業提供科技金融服務支持,扶持項目成長。同時,后續還將組織投融資對接、賽后跟蹤對接服務,扶持賽事中涌現的優秀項目,幫助他們在深圳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