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特約評論員 王森
最近,知名餐飲連鎖品牌接連“翻車”,其中不乏坐擁大量“自來水”的網紅店。這些店面,動輒大排長龍,為了吃頓火鍋或者喝杯奶茶,消費者甚至甘愿等上個把小時,熱忱堪比追星。口味獨特、營銷出色,網紅餐飲不得不說,吸粉確實有一套。
然而,我愛你,你不一定愛我,網紅店有時候還真不是甜蜜蜜。這幾年,網紅餐飲店在食品安全這道坎兒上頻頻栽跟頭、塌房子,辜負消費者信任,真是想說愛你不容易。
更讓人憂心的是,部分網紅餐飲的食安問題,是群眾舉報、執法機關抽查后才被人發現的,這暴露出這些餐飲連鎖企業在內控環節和安全文化的嚴重缺失。
有記者臥底時發現,一些餐飲連鎖的不規范、不衛生的操作現象,得到了店長的默許,而且沒人覺得這么做不對勁,很少有“吹哨人”站出來發出警示。這種現象很不正常。網紅餐飲規模迅速擴張,網點遍布全國,我們固然能夠理解店大難當家,管理存難度。但如果企業管理如此混亂,又如此輕忽安全的重要性,那么只能說,出事是必然的。
食品安全是生命線,不安全、不衛生,就是一票否決,這個道理很清楚、明白,相信沒誰不知道、不理解。可這個基礎工程,卻需要經營者花費很大的精力。比起見效快的營銷手段,這個里子工程看上去又慢又笨。一些經營者似乎被快錢沖昏了頭腦,亦或是心懷僥幸,覺得自己“裸奔”不會被人發現。可是,當潮水褪去,誰沒有穿衣服總會暴露,透支食品安全到頭總會葬送生意。
曾有這樣的討論:中餐這么好吃,為啥我們國家沒有出現跨國巨無霸連鎖餐飲?還有人說,洋快餐雖沒營養,但起碼衛生有保障。食品安全,成為中國餐飲企業擴張路上的阿喀琉斯之踵,令人痛心。相關部門要擔負責任,加強監管,傳導壓力,讓企業隨時繃緊食安這根弦,是引導餐飲行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一招。深圳市場監管部門“星期三查餐廳”專項執法,帶著媒體直播抽查餐廳,就是加強監管的一大創舉。
這幾年,一些曾經的網紅餐飲靠著內功已經成功上市,并且沖出國門,大有成為“老字號”和中國麥當勞的勢頭。我們期待著有更多網紅餐飲在食安上做足功夫,讓人直呼“真香”。
主播:陳致遠
剪輯:楊哲
相關報道:
大量細節曝光!死蟹當活蟹賣、土豆發黑變質…這家“網紅餐廳”攤上事了!監管出手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465期|利用追星詐騙未成年案件頻發,家長也要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