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0月19日訊(記者 劉嘉敏 通訊員 張一鎏 陳杏花)“黨代會報告用了‘產業塑造新動能’為題,大篇幅強調了產業工作的新定位、新發展,將產業放在了顯著重要的位置。我在羅湖做產業工作已有20多年,現在也在做科創工作,聽到了報告后,尤其是報告最后用了豪氣、銳氣等字眼發出動員,我感覺非常振奮。”羅湖區黨代表、區科技創新局局長郭桂林說道。
報告指出,羅湖要打造創新驅動型未來都市產業引領區,謀劃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做強軟件與信息服務、數字創意、大健康等新興產業集群,對羅湖創新科技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了更多的期許。
“新的定位和規劃,對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有比較明確的指導意義。”郭桂林表示目前羅湖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上已經有了一些布局。“包括以軟通動力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中金嶺南和恒力華南石化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以基因測序和第三方檢測為代表的生命健康產業,都已經跑上了新賽道。未來,我們還將按照深圳未來產業布局,著力培養區塊鏈與量子信息等一批未來產業。”
“產業塑造新動能”如何實踐?在郭桂林看來,科創產業要勇于擔當,肩負起責任。“科技創新工作就是新動能的一個重要的來源。如何塑造,我認為關鍵在于培育。雖然羅湖的新興產業發展已經上了軌道,但不可否認的是基礎相對是薄弱的。如何補齊短板甚至實現彎道超車,要從‘培育’二字著手。”他強調,要擁有前瞻性的眼光,做好專業科學的研判,培育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新興產業。“目前我們也正在專業顧問團隊一起開展調研,包括智能汽車、智能傳感等領域,尋找未來產業的風口。”
圍繞產業培育,除了判斷產業方向以外,配套政策的制定也格外重要。“一旦錨定了某一個產業方向,相應的產業政策也要跟上,摸清產業鏈、創新鏈和生態鏈的發展鏈條,制定符合其特點的‘專屬政策’,迅速完成相關產業配套,實現體系化、全鏈條建設。”郭桂林表示,人才因素也不容忽視。“黨代會報告提出將引進高層次復合人才,這將給科創工作帶來利好。因為科創基礎研究、創新載體等方面都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期待未來羅湖在人才引進方面有新的突破。面對產業新定位、新發展,我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