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0月19日訊(記者 劉嘉敏 通訊員 祁覬)金融業是羅湖區的傳統支柱產業,占全區GDP的比重接近40%。如何利用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為金融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在聆聽了黨代會報告后,羅湖區黨代表、區金融服務署署長黃拓認為,羅湖計劃“以新破局”。
第一個“新”是城市更新,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目前已布局近20個城市更新項目,將釋放5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
第二個“新”是金融“煥新”,首先要固本,傳統金融機構要引進增量,包括金融總部、金融機構等,還要有前瞻性的發展眼光,把金融科技作為未來金融業的發展方向。此外,要發展特色金融,羅湖的商貿業、黃金珠寶產業比較發達,可以圍繞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黃金金融、供應鏈金融等。
第三個“新”是產融創新,即產業和金融的結合,貫徹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發展理念,把金融業和羅湖特色優勢產業結合起來,既包括商貿業、服務業、總部企業、文化、消費等,也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產業多元協同的新格局。
第四個“新”是深港融合創新,羅湖和香港有三個陸路口岸相連,羅湖將從人才互通、資金互通、產品互通、服務互通幾個維度進行創新,爭取推動落地一批深港融合創新的基礎設施項目和平臺,形成“1+4+N”的發展格局。其中,“1+4+N”發展格局包括:“1”是固本,鞏固金融業“壓艙石”地位,“4”是4個方向的創新,包括金融科技、財富管理、跨境金融和黃金金融,“N”是商貿業、服務業、消費等產業,多元協同融合發展格局將有助于金融機構進一步集聚羅湖,實現傳統金融業穩步增長,新興金融蓬勃興起,多元產業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