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0月19日訊(記者 梁榆其 曹園芳 陳彬)你知道嗎,一位年輕的深圳體育老師,持續支教經歷已有多年,公明中學任鑫珂就是這樣一位老師。
2020年5月,已走上教師崗位的任鑫珂前往廣西百色田林進行教育扶貧,擔任光明區教育局對口幫扶廣西田林縣臨時黨支部書記,并分管高三年級工作,助力當地高考取得歷史性突破,累計資助20000余元開展助學活動,為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深圳力量。
公明中學體育老師任鑫珂接受深圳新聞網記者采訪。
對于任鑫珂來說,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才是成長,這種成長使他的理論知識儲備和實踐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而支教就是這種成長的途徑之一。上大二的時候,任鑫珂無意中接觸到支教,往后的每年暑假他都投身于其中,前前后后前往恩施、宜昌、襄陽、百色等地方支教。
由于支教的經歷比較豐富,學生們都很好奇,任鑫珂就通過講幫扶、支教經歷的方式,讓學生對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有了更貼切的認識。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學生表示要向他學習,去幫助更多的人。
和深圳不同的是,在支教地上課,教師會受到空間和活動場地的限制。為激發山區學生的學習熱情,任鑫珂以體育學科為抓手,通過舉辦體能比賽,培養學生的興趣,建立規則意識,去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此外,他還承擔了給當地老師授課的任務,將深圳新型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帶去山區,給當地老師更新教育理念。
任鑫珂認為,老師應該保持一份純真,做理想世界的守望者,給孩子營造一個理想的社會,讓現實社會無限接近于心中所向往的理想社會。老師還是一名夢想的編織家,幫助孩子編織他們的夢想。
任鑫珂告訴記者,許多山區的孩子缺乏接受外界信息和優質資源的途徑,他更像一個窗口和橋梁,孩子們通過自己獲得了新的知識和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他將這樣的責任灌輸到生活的信念中,時時刻刻要求著自己。通過支教,任鑫珂也更加堅定了在教書育人的路上繼續走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