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觀察 第513期|?科技雖好,但別“蹬鼻子上臉”
2021-11-02 19:14
來源: 深圳新聞網

深網觀察 第513期|?科技雖好,但別“蹬鼻子上臉”

人工智能朗讀:

人臉識別技術幫人們解決了很多身份確認的難題。“證明你是你自己”容易了,很多事兒也就好辦了:解鎖手機、付款買單甚至辦理政務手續,只要在鏡頭前稍作停留,就能無感完成核對。這樣的步驟實在太過簡便快捷,以至于不少人還沒意識到發生了什么。

正是因為這項技術發展太快了,很多人無暇去思考刷臉技術的規范性問題,稀里糊涂間就把自己的面容信息送了出去。另一個后果就是,一夕之間,很多需要核對身份的場所,都形成了技術上的路徑依賴,動輒都要索取用戶肖像,以供刷臉使用。

刷臉泛濫,也引起了一些人警覺。比如,鄭州一家小區2年前安裝人臉識別門禁后,竟然長期將刷臉作為唯一入門驗證方式。業主陳先生因為擔心人臉信息被物業泄露,沒有備案,所以,這兩年來是有家難回,要開門都要等鄰居來“蹭臉”。這事兒可夠奇葩的,但也不是孤例。之前,杭州野生動物園也要求游客刷臉入園,被告上法庭。科技發展本應服務于人,也該給人們選擇繞開科技的自由。刷臉成為回家必選項的背后,科技侵門踏戶、“蹬鼻子上臉”的畫面,太有反烏托邦“內味”了。

人臉信息是絕對的敏感信息,如果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設想。尤其是最近,換臉技術在全球各地都鬧出了“換臉成人影片”的新聞,電影碟中諜里主角的“假臉面具”,恐怕也是很快的事。俗話說,人活一張臉,但我的臉可以輕松變成你的面,還讓人活不活?物流公司員工竊取、販賣客戶信息在前,物業公司、動物園,還有種種需要刷臉的公司,難道真能完全依靠他們的道德和技術水準?

11月1日,一批新規正式實施,其中就包括了《個人信息保護法》。該法規定,收集個人信息必須遵循最小原則,合理使用,刷臉只能用于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其他目的使用,則必須征得個人單獨同意。也就是說,鄭先生想回家,不想刷臉就可以不刷臉,物業應該給他留下其他開門的方式。事實上,以前用鑰匙,甚至用感應卡,門禁也可以安防發揮作用,強制刷臉實在有些多此一舉。不光是小區門禁,很多場合的刷臉都有點“吃飽了撐的”,為了升級而升級,花了錢還留下安全風險,如果陰謀論點揣測,甚至有竊密的嫌疑。《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后給收集面部信息上了嚴格的枷鎖,希望毫無意義的刷臉可以少點、再少點,給我們留點保存“面子”的空間。


文字:王森

主播:金洪竹

剪輯:戰旗

相關報道:

個人信息保護法來了!

2元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刷臉”真的安全嗎?

“刷臉取款”來了!存折、銀行卡,要退出歷史舞臺嗎?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512期|兒童友好城市的建設從“量身高”變起

深網觀察 第511期|垃圾短信泛濫,運營商不能 “ 擺爛 ”

深網觀察 第510期|喝酒也能“喝”出法律責任 酒桌文化要適度

[編輯:戰旗]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久久综合网色天天 | 日韩精品自在线二区 |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亚洲国产人在线播放首页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