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動車組餐飲公司率先推出了高鐵奶茶。包裝上印的是高鐵餐飲乘務員形象,取名“那個女孩”。目前已經推出4款茶飲在列車上銷售,分別為:晴雪茉莉水果茶、金色瀾卡(港式)原味奶茶、珍珠奶茶、紅豆奶茶。
但高鐵制造的味道如何?有網友說,太寡淡,還不如一杯一塊錢的香飄飄奶茶,還有不少嘗鮮的網友給出了“味道一般”的評價。面對熱議,高鐵回應了,稱定價合理,將提升服務。對于奶茶的一系列生產流程,也給蓋棺定論,中心意思就是“貴得有理由”。
此次高鐵奶茶被吐槽,不得不說包含了一些對于高鐵餐飲的“積怨”。高鐵上的商品有其特定的儲存、運輸等成本,因此很多乘客的習慣是不在高鐵上買東西吃,自備干糧。奶茶非剛需,還能說乘客是有選擇地嘗鮮,平價盒飯的供應則是無法回避的問題。高鐵許多線路上一份普通的盒飯都要45起步,而且味道也是屢遭吐槽,傳說中的15塊盒飯成了“隱藏款”,經常是售完不補,在飯點時候也要問詢乘務員才能得到15塊盒飯的真實數量,能不能吃上平價盒飯全靠運氣,乘客對于低檔價位產品的選擇權,往往只有一聲嘆息。
從一杯奶茶出發,與其整一些花里胡哨有的沒的,不如關注眾多乘客對于價格和味道的實際需要。從小推車到乘務員“吆喝”,高鐵食品營銷體系還是在自我中心里面轉圈圈,在高鐵上喝奶茶不是疲憊旅途中的詩與遠方,能吃上一份實惠的平價盒飯才是多數乘客的心中所想。
高鐵推出奶茶是好事兒,說明有了個性化、差異化服務的意識,也符合現在大家對于提升生活品質的需求,但帶有公共服務性質的鐵路,對自己的要求不能僅限于“價格符合規定”。無論是奶茶還是盒飯,少一點占了空間優勢的傲嬌,多一點換位思考。同理,見微知著,打破高鐵價貴選擇少的框架,提供更多階梯選擇,并按需調整,才應當是高鐵標配。
文字:梁煖
主播:陳致遠
剪輯:戰旗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