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2月17日訊(記者 李慧 通訊員 肖純麗 )2021年12月16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主辦的“2021年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暨第二十屆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會上發布了第二十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羅湖區政府門戶網站(羅湖政府在線)再次榮獲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區縣級)第一名。
全國唯一連續六年獲得全國第一的區縣級單位
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主辦,從2002年至2021年連續舉辦了二十屆,得到各相關中央部委、省、市和業界的支持認可。2021年績效評估采用綜合采樣、交叉驗證、匯總分析、專家打分等方式,對政府網站信息發布、政策解讀、數據開放、辦事服務、互動交流、集約共享、功能設計、運維保障、優秀案例共9大項指標進行評估。羅湖區政府門戶網站以政務公開規范、管理保障精細、服務屬性突出、解讀回應高效等優勢,在全國460個參評區縣級單位中獲得最高分92分。
據悉,羅湖區是全國唯一連續六年(2016 -2021年)獲得全國第一的區縣級單位。另外,公開中心與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合推出的“深圳市羅湖區:‘反向辦’政務服務新模式——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獲評優秀創新案例。
服務為本,著力提升政府網站的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水平
羅湖區聚焦企業群眾需求,對標先進,立足公開、強化便民、保障高效,著力提升政府網站的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水平,為公眾提供更加精準便捷的“標準化公開+個性化服務”。
強化保障,推進精細化管理。一是全新修訂《羅湖區政務公開工作暫行規定》等“1+4文件”,鞏固“區、街道、社區”三層級政務公開服務體系,細化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機制要求,奠定良好工作基礎。二是明確責任框架,形成區政務公開中心統籌建設管理、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技術安防聯動、各部門內容更新保障的閉環責任框架。三是強化內容發布審核,英文官網采購國家級重點新聞單位——“中國網”服務,嚴格實行“三審”制;中文官網以“誰發布誰負責”為原則,落實先審后發、保密審查,結合讀網抽查、監測巡查、督促核查,多措并舉保障網站內容安全。四是健全日常管理與應急響應,網站管理工作責任到人,第一時間解決各類問題,重點時期實行7*24小時值班備勤,保障網站運行穩定有序。
智慧運行,全面提升公開質效。一是強化示范引領,持續深化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成果,在全省率先發布本級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推出“群眾關切事項目錄”,同步發布、動態調整并配合做好重點解讀,群眾獲取政策更方便、辦事更清晰。二是推動減負增效,以廣東省政府網站集約化遷移為契機,厘清網站內在邏輯,精簡欄目層級,刪除合并欄目1024個,優化640個,層級由6個縮減至3個,保障一站發布全渠道運用。三是完善高效公開流程,打通政府網站與政府辦公系統數據鏈路,讓主動公開信息從起草辦理、審批流轉到網站公開智能暢通,并實現全流程分層級的提醒預警,促進信息制作、保存、審查、公開全周期規范管理。四是創新賦能服務升級,大數據精準定位“應享未享”服務人群,打造政務公開+服務“反向辦”政務服務新模式,實現從“人找服務”到“服務找人”。國辦公開辦主辦的《政務公開工作交流》電子期刊在2021年11月刊總第49期刊登了《深圳市羅湖區強化主動公開形成政務服務“反向辦”新模式》,對有關經驗做法給予了肯定推廣。
服務為本,持續推進便民創新。堅持以群眾需求和關切為出發點,不斷健全發布、解讀、回應、監督全鏈條服務,推動網站辦實事有創新。一是創新便民服務。2016年以來,先后推出群眾關切事項目錄清單、重點辦事服務指引、場景式服務公開、全網站跨域一號登錄、可定制的“個性主頁”用戶空間、便民公共服務地圖、政府網站知識圖譜、“搜索即服務”等便民創新運用,多次獲評政府網站優秀創新案例。二是深化數據融通。進一步發掘和釋放政府網站數據資源潛在價值,深化網站知識圖譜融合應用,打造“貼合意圖、資源整合、即搜即用、一頁匯聚”的智能化、場景化搜索服務。強化大數據支撐,融合運用線上場景式服務公開、“反向辦”服務平臺、政企服務平臺和網站大數據分析平臺資源,推進政務公開與政務深度融合,助力數字政府建設。三是增強政民互動。自2016年以來,100%督促落實辦理“《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領導信箱”“業務咨詢”“征集調查”等4個欄目共計23605封留言來信,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推動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四是創新解讀方式。2016年以來,先后推出80個“套餐型”重點政策解讀專題,通過雙周發布、專家解說、圖文解讀、媒體聚焦、公眾參與等多種靈活方式,切實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易獲取、能監督、好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