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2月23日訊(記者 李慧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將于12月27日至29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兩館同期舉辦,展期為期3天。今年,羅湖區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9C50號展位,共204㎡;主要圍繞“十三五”期間取得的科技發展成果以及“十四五”規劃重點產業布局,聚焦軟件與信息技術、大健康、安全應急與節能環保等領域,重點展示產業發展的最新技術、最新產品及科研成果。
12月23日,羅湖舉行“雙周發布”,區科創局副局長張琳聯合深圳榕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榮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鉑巖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城安軟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共同帶來“智創未來,煥新羅湖”主題發布,現場詳細介紹了此次高交會的亮點。
新羅湖發出科技強音:突出“3+1”重點產業布局
“新形象”展現羅湖新魅力。本屆高交會,羅湖展團亮點十足。
在展位設計上更加簡潔、優美、錯落有致。突出展現了“煥新羅湖”的同時也更加適配轄區企業進行展示。
在參展企業上,更突出羅湖科技發展新動向,邀請了15家具有代表性的重點企業參展,更加聚焦產業,更加突顯產業引領。既有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領域的重點企業,如科榮軟件、軟通動力;又有大健康領域的企業易普森智慧、星銀醫藥;還有安全節能環保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城安軟通、聯合藍海等。突出了羅湖“3+1”的重點產業布局:即軟件與信息服務、安全節能環保、大健康戰新產業和區塊鏈未來產業。
羅湖區科創局副局長張琳
人工智能、大數據、智慧醫療、數字文化……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這些“高大上”的技術正逐步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而技術賦能,如何讓生活更美好、更便捷?此次的羅湖展團,將“新技術”搬上來,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到羅湖產業新科技的魅力。
“此次參展代表企業最新技術、最新產品及科研成果大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服務我們的城市生活。”張琳說道。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展團,多個企業展出的產品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榕亨集團推出了城市智慧節點技術的智慧城市綜合數據倉產品,實現了智慧城市智能路側設施的一體化統一建設,有效減少80%的重復建設工程量;中建照明的5G+智慧燈桿,集智慧照明、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無線通信、信息交互、應急求助等多功能于一體,是構建智慧城市萬物互聯的重要支撐,是助力國家5G戰略任務的新型基礎設施;聯合藍海的無氰環保鍍金技術,是目前全球唯一實現規模化工業量產的環保鍍金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對推動電鍍產業的綠色生產、產業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構建產業立區、服務強區:從“費心找政策”轉變為“無感享政策”
“先鋒精神、奮斗文化”是羅湖的光榮傳統和基因傳承,羅湖作為深圳特區的“長子”,天然帶有創新的基因。未來羅湖的科技創新將以助力構建創新驅動型未來都市產業體系為目標,高水平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為奮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區貢獻科技力量。
張琳表示,今年,羅湖區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產業塑造新動能、服務激發新活力”的要求,區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提出要“產業立區、服務強區”。對此,羅湖正積極圍繞“產業引領、服務升級”,積極推動“十四五”期間轄區科技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產業政策的引領作用、導向作用,突出創新產業引領和建立完備的產業政策體系。
據悉,十四五期間,羅湖區重點布局“7+1”產業集群:軟件與信息服務、智能終端、數字創意、現代時尚、新材料、大健康、安全節能環保等7大產業集群和區塊鏈1個未來產業。
此外,羅湖還將堅持招商引資和培育孵化相結合,加快開展產業鏈招商,縱向挖掘并整合龍頭企業的產業鏈上下游,構筑優質產業供應鏈。推動雙向發展,實施大型知名企業的支持政策+戰略新興產業孵化培育,發揮產業扶持資金效益,對園區運營單位、行業協會承辦重大活動,最高給予200萬元的補貼;實施領軍人才引進和“菁英人才”集聚計劃,最高可享受150萬元人才獎勵;對推動以國家、省、市重大科研專項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最高支持1200萬元。
在進一步優化、創新企業服務上,羅湖將積極拓展可適用產業空間,加快釋放產業用地。同時,還將持續優化企業服務,構建全面的企業服務體系,推動打造智慧化服務平臺,從“費心找政策”轉變為“無感享政策”。建設高效協同的服務隊伍,做好“一對一”上門走訪、“點對點”個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