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2月28日訊(記者 李慧 通訊員 趙義珍)12月27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指導,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等主辦,中建八局一公司等承辦的2021年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技術交流會在深圳召開,并為39個榮獲2021年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頒獎。
中國土木學會副理事長尚春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主任張軍及來自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北京市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各省土木建筑學會的專家代表,中建八局華南分局黨委書記郭青松、一公司總工程師于科等出席會議。
推進綠色建筑和綠色建造技術
深圳累計1481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主任張軍指出,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是建筑領域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由之路,對全方位邁進低碳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建筑領域各開發、設計、施工、科研、管理等企業以本次會議為契機,聯合起來,為我國綠色發展目標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尚春明對獲2021年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的優秀項目表示衷心祝賀,他表示,綠色低碳發展是建筑業的新趨勢。建筑業應加快產業綠色轉型,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堅決扛起碳達峰碳中和以及綠色發展責任,在“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起到引領作用,為建設美麗中國、共建美麗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郭青松表示,中建八局作為中建集團的排頭兵,一直以來積極爭當國家戰略的先遣隊,大力發展綠色施工技術,推行精益建造,形成了“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產能”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未來將持續推進綠色建筑和綠色建造技術,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以科學的管理方法、先進的創新技術,推動建筑業迭代更新,為工程建設更綠色、更健康、更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深圳市土木建筑學會秘書長劉福義表示,深圳近年來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早在2010年就成為全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之一,打造了一批高星級、高品質綠色建筑標桿項目。截至目前,深圳累計有1481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總建筑面積超過1.4億平方米。僅2020年,深圳新增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就有160個,其中高星級綠色建筑項目達146個,占比達到91.3%。
探索建筑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羅湖二線插花地項目、粵海城南北地塊項目備受肯定
下午,200多名與會代表到羅湖二線插花地項目、粵海城南北地塊項目觀摩,共同探討交流精益建造及綠色施工未來發展趨勢。
在羅湖二線插花地項目,觀摩人員先后參觀了質量實體樣板展示區、綠色施工及精益建造展示區、保溫一體板展示區、混凝土管控展示區、質量虛擬樣板展示區、pc模型吊裝體驗區、科技專利展示區、智慧安全展示區、機器人黨建VR展示區。
在粵海城南北地塊項目,觀摩團依次到首層智慧館及黨建館、10層樣板層、34層作業層檢查,一路了解項目的基本情況,對項目5G智慧運用及質量工藝樣板、網格化分工、平面動態規劃、8S標準化管理、超高層垃圾通道創新施工技術等有了充分認識。
參觀過程中,各參會單位領導、同行對兩個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與充分認可,并肯定了兩個項目在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的示范樣板作用。
本次會議圍繞綠色制造體系及綠色設計平臺建設、綠色關鍵工藝、綠色供應鏈系統構建展開,業內各單位從多視角就綠色建筑與精益建造的可持續發展經驗戰略展開充分探討,為建筑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做出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