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4個字的回復,深圳衛健委上了熱搜。1月8日,網友在深圳衛健委微信公眾號評論區留言,稱前一晚9點做了核酸,12個小時過去,還沒結果,孕婦等著住院,能否優先安排。6分鐘后,深圳衛健委回復:“電話發我。”不久,孕婦核酸結果出來,順利入院。一時間,“電話發我”被廣大網友稱為“霸氣又溫暖的回復”。
深圳衛健委履職盡責,有速度更有溫度,讓人看到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應有之義,也讓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擔當。而這,也是一次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生動案例。
群眾網上求助,工作人員網上回復,職能部門迅速出手解決群眾難題,形成了一種富有現實意義的“閉環”。這種操作方式,既高效,又精準。之所以倍受稱道,就在于相關部門真正做到了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心中有群眾,真正把群眾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
“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向職能部門反映問題、表達訴求。在這種背景中,尤需相關部門充分認識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是發揚優良傳統的現實需要,是發展網信事業的必然要求,更是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基本職責。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需要相關人員具備互聯網思維,知網、懂網并善于用網。分析深圳衛健委這個案例,可以發現他們在用心經營官方微信公眾號。其公眾號之所以有人氣、有活力、有生命力,就在于他們用活了這個公眾號,積極傾聽民意,與網友形成良性互動,讓公眾號成為群眾與職能部門溝通的橋梁。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關鍵是要實打實做好群眾工作,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紓難解困,排憂解難。無論線下還是線上,無論面對面還是鍵對鍵,都需要心貼心。借助網絡平臺,自覺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網上群眾路線才能走得通、走得久,走到群眾的心坎上,產生實打實的效果。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還需要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改進和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夯實基本功的前提下,要善于總結經驗成效。為此,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既要堅持正確方向,又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這種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在前行中摸準規律,因地制宜把握工作特點。
不久前,中央網信辦組織召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個成績突出賬號推選活動總結交流視頻會。讓政務賬號成為密切黨群關系的橋梁紐帶、回應群眾關切的重要載體和服務改善民生的動力引擎,既是群眾的呼聲,更是職能部門的責任。從受到表揚的百個成績突出賬號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只要提高政治能力、拓展惠民功能、壓實主體責任、依法規范運行,就能不斷提升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能力水平和工作實效。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無論線下還是線上,始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必能更好地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評論員 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