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1月15日訊(記者 劉嘉敏 通訊員 楊紀歐)抗疫以來,羅湖區桂園街道老圍社區黨委凝聚各方力量,眾志成城,共同抗疫。這其中,廣大婦女在社區黨委的帶領下,顯示了強大力量,她們或者穿著紅馬甲,或者穿著藍色防護服,與身穿白色防護服的醫務人員一起,猶如一朵朵鏗鏘玫瑰,組成紅白藍三色彩,弘揚了先鋒精神,奮斗文化,共同譜寫了巾幗不讓須眉的絢麗篇章。
她們用自己的柔情,在嚴峻的疫情面前,敢于擔當,勇于奉獻,充分展示了女性的美好和光彩。黨委書記許少瓊以身作則,沒日沒夜堅守在社區,全面統籌社區的各項工作,幾個臨時檢測點的采樣現場、大數據排查、全體人員的后勤保障,她都是親力親為。作為社區婦聯主席,許少瓊充分發揮婦女的力量,將社區疫情防控的半邊天由廣大婦女頂起來。
婆媳同心齊抗疫:“我來了,還帶來了一個人”
“楊妹,我來了,還帶來了一個人。”13日晚,正在羅湖區桂園街道老圍社區禧程酒店核酸檢測點忙碌的社工楊女士,接到志愿者溫寶珍的電話。溫寶珍從“0107疫情”開始以來,每天都在核酸檢測點協助核酸檢測,這晚她把自己的兒媳婦吳永霞也帶來了。“婆婆剛從其他社區的核酸檢測點做完義工回來,聽說老圍社區需要人,放下飯碗就來了。婆婆這么大年紀了還沖在前面,我做兒媳婦的,怎么也要向婆婆學習啊。”吳永霞對社工說。“應該的應該的,疫情當前,每個人都有義務出來與病毒作戰,光是靠社區工作者不行,他們太累了。”溫寶珍邊說邊幫兒媳穿好義工服,把粵核酸的二維碼交給兒媳,并教兒媳如何在手機上查驗。
婆婆手把手地教,兒媳認真地學,很快上手,婆媳二人配合默契,核酸檢測的隊伍在他們的引導下,有序進行。從18點堅持到20點,吳永霞勸婆婆先回去,“站了一天肯定累了,你先回去,我9點再走。”婆婆不干,說“你明天還要上班,又住得遠,你先回去”。婆媳爭來爭去,溫寶珍拗不過兒媳,先回家休息,吳永霞一直堅持到9點,才坐公交車回家。
常年做志愿者,風里來雨里去,讓72歲的溫寶珍耳聰目明,身強體健,精氣神十足。也因此帶動了身邊的親朋好友,與她一道健康地生活,為社會貢獻余力,為社區發光發熱。2020年,溫寶珍家庭被羅湖區婦聯及羅湖區文明辦評為“最美抗疫家庭”,2021年被評為羅湖區巾幗文明崗先進個人。
姐妹花挑燈夜戰守關口:一連幾天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
老圍社區疫情防控戰場上還有一對姐妹花,佘靜和佘娜。她們不但人漂亮,心靈也美,看到社區投入一輪又一輪的核酸檢測,工作人員沒日沒夜地忙,她們坐不住了,一心要為疫情防控做點什么。妹妹佘靜首先報名,在老圍社區核酸檢測點做志愿者,一連幾天的晚上,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每次都堅持與工作人員做到最后,一起清理好現場才離開。在她的影響下,她的姐姐也加入進來。
1月13日晚,姐妹倆下了班,雙雙從崗廈趕到老圍社區,協助核酸檢測。姐妹倆一個站在出口,給采樣完畢的人貼上“已測核酸的”愛心貼;一個站在入口,查驗行程碼。有姐妹倆的同心協力,愛心堅守,核酸檢測點秩序井然。姐姐佘娜還在朋友圈上呼吁大家加入志愿者行列,投入抗疫,共同向病毒宣戰。
親姑侄顯擔當:“以姑姑為榜樣挺身而出”
社區居民蔡東風不但自己穿起紅馬甲,堅守核酸檢測點,還帶動侄子蔡玉堂一起,姑侄共同抗疫。蔡玉堂受姑姑影響,第一次做志愿者。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他說:“我要以姑姑為榜樣,挺身而出,為社區疫情防控貢獻一己之力。”身為老圍社區老年協會會長,蔡東風還經常在社區急需人手的時候,帶著眾姐妹風風火火趕來,解決各種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