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1月18日訊(記者 劉嘉敏 通訊員 楊紀歐)“放碼過來!”1月16日晚8點,在羅湖區桂園街道老圍花園五樓架空層的臨時檢測點,志愿者陳東紅在錄入區掃碼,十人一組,一一掃過、上傳,引導去采樣臺。忙碌中,他還不忘調侃,一句“放‘碼’過來!”既是幽默,也是宣戰,是對疫情的宣戰,是必勝的信念。現場排隊的居民會心一笑,氣氛立刻輕松起來。這一天,陳東紅早上9點就上崗了,一直在禧程酒店臨時檢測點忙碌,晚上又轉戰在老圍花園五樓架空層的臨時檢測點。
社區書記一瘸一拐地堅持在現場
這天,老圍社區某棟樓全員檢測,社區緊急設立了臨時檢測點,社區黨委書記許少瓊忙前忙后指揮布置現場,調度管理處通知住戶下樓采樣,所有社區工作人員緊急行動起來,醫務人員也很快就位,居民積極配合,采樣工作有序進行。
夜里10點,忙碌中的社區黨委書記許少瓊一不小心撞在石凳上,正好是小腿骨,鉆心的痛,小腿也立刻青紫腫脹。但她依然一瘸一拐地堅持在現場,調度管理處把路燈調亮,安排保安人員維持秩序等。在她的影響下,大家更加振奮,社區工作人員在冷風中,引導居民登記居住信息,簽署個人健康承諾書。
夜里11點,不斷有住戶一家大小出來排隊,兩名醫務人員有條不紊地采樣,采樣桌上,采樣管一支支多起來,需要有人及時收進冷凍箱。正在稍事休息的陳東紅立刻穿上醫務大白,走到桌前,將試管一一收好,還即時發揮自己的幽默,哄勸不肯張嘴配合取樣的小朋友。在他的逗引下,淘氣的孩子勇敢地張大嘴巴“啊”出聲。
他的十天假期都在疫情防控一線
從1月7日到16日,整整十天,正在家休假的整形醫生陳東紅,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每天十幾個小時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志愿服務:火線培訓,規范核酸檢測中的排隊距離、志愿者穿脫防護服的正確流程等。隨著疫情防控的逐漸深入,他從身著紅馬甲,在核酸檢測的隊伍中驗碼;到穿上藍色防護服,在隊伍前方掃碼;再到穿上醫務“大白”在采樣臺收管,他一步一步接近戰疫的中心戰場,一步一步與病毒走得更近,就像董存瑞接近了碉堡,他要靠志愿力量,狙擊病毒,消滅病毒。有人不解,這是何苦呢,沒報酬沒補貼的,還這樣沒日沒夜地拼命。陳東紅卻輕描淡寫地說,“抗擊疫情是大家的事,只有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才能早日擊退病毒,過上安穩的日子。”
夜里12點,這一天就要結束,風也越來越寒涼,但現場的燈光更加明亮,社區工作人員全力以赴,維持現場秩序,驗健康碼和粵核酸、登記居住信息、簽署承諾書等。還有專人在臺階處引導、提醒,攙扶年齡大的長者和行動不便的人。兩個醫務人員穩坐采樣臺前,動作嫻熟,一絲不亂,她們已經連續四個小時沒有休息,沒有喝水,也沒有上廁所。她們白色的背影,是那么堅毅,那么美好。
1月17日凌晨1點,全棟樓的居民都檢測完畢。陳東紅換上自己的外套,默默離開現場。他要趕快回去睡一覺,因為10點鐘他還要上崗,去禧程酒店臨時檢測點協助核酸檢測。而天就要亮了,還有工作在等著,不少社區工作人員干脆睡在辦公室,以便9點準時上班,投入新一輪的戰疫。
這一晚的老圍花園居民微信群也熱鬧非凡,不少居民為社區工作者和抗疫志愿者不辭辛苦,寒風中毅然堅守的行為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