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生活被偷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圍觀,這樣的事情讓人細思極恐。1月17日,有網友爆料稱,有用戶在B站(嗶哩嗶哩彈幕網)上傳疑似破解公共場所攝像頭后獲得的監控視頻,評論十分不堪。B站于1月17日發布處理公告,稱下架了相關內容。B站還表示,對上傳相關內容的賬號進行了封禁,并將賬號信息報備給了主管部門,后續調查正在進行中。1月17日20時許,涉事賬號已無法查詢。
B站這個處理公告似乎把自己摘干凈了,下架、封禁看起來處理得很快,但是此次問題還涉及到,視頻的內容是如何通過審核并成功發布的呢?有網友就直言,平時自己上傳的普通類家庭生活內容,都不一定通過,這么明顯的監控內容,為什么輕易就通過了?如果不是網友舉報,當事人不知道還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污言穢語羞辱多久,這點,平臺是逃不掉責任的,是審核流程的漏洞還是審核員的疏忽,后續還得有個交待。另外,對于如此惡劣的違法行為,除了平臺處理,警方介入也有必要。
監控的隱私安全性也需要再次被提起。攝像頭黑產已成產業鏈,用非法獲取的監控內容進行盈利是大部分技術破解的最終目的。400個攝像頭ID只要150元,專門的黑產掃描工具300元一個。1分鐘,黑產掃描工具可以掃描幾千臺攝像頭ID。
千防萬防,技術難防。究其原因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安全門檻低,大部分監控或者攝像頭在銷售過程中,初始ID和密碼都不改,購入攝像頭之后,很少人會注意到這一點,更別提公共場所了,這就給了有心人可乘之機;第二個是違法成本低,《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這點震懾手段和罰款,對于違法分子來說,真的可以說是不痛不癢了,出來了還可以繼續干。此次事件中,隱私視頻被堂而皇之公開到網上,足以說明違法分子的猖獗和對法律的蔑視。
最后是被侵犯隱私者的維權難。攝像頭被非法偷窺,當事人的聲音是最弱的。如廣西一對情侶入住酒店發現針孔攝像頭,找酒店對質卻換來酒店的冷眼相待甚至推卸責任;出租屋內,也有不少隱秘的“第三只眼”,讓人不寒而栗。杭州女生拿快遞被偷拍并造謠出軌,也是花了一年多時間才讓可恨之人道歉并伏法。更可怕的是,該類違法事件還在不停上演,1月18日,日照市當地公安抓獲一名在網上直播婦科手術片段的醫生。
人性有時候非常可怕,為了一己私欲更是能無所不用其極。對于攝像頭偷窺黑產,法律和監管需要雙管齊下,提高違法犯罪成本,管控攝像頭銷售流通,對于產業鏈,發現一起,嚴厲打擊一起。攝像頭商家也需要進行技術升級,堵住后臺數據的漏洞,在系統上做好把關。
文字:梁煖
出鏡:陳致遠
剪輯:戰旗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568期|主動和創新是深圳打敗疫情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