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1月19日(記者 謝秋平 通訊員 李瑩瑩)深圳“0107”疫情發生后,羅湖區在清水河街道劃定封控區和管控區,無數平凡人挺身而出,用勇毅和堅守、付出和奉獻,聚集起逆行守護的力量。
在羅湖區清水河街道疫情防控大軍中,就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以數據為“武器”,以耐心為調和劑,筑起抗疫高墻。這支隊伍就是羅湖區清水河街道草埔西專項疫情大數據排查工作組,由童樂幼兒園、實驗幼教集團、安馨幼兒園、樂湖幼兒園等多家幼兒園、學校的教師志愿者和政協委員、企業員工志愿者組成,與社區網格員們協同作戰。該工作組于1月11日緊急組建,至今共計向清水河街道輸送了700多人次教師志愿者,平均每天排查約3萬條數據。
放棄寒假奔赴一線,累計輸送700多人次
這次支援稱得上是“十萬火急”。疫情發生以來,清水河街道通過流調共產生超過27.5萬條數據。清水河街道黨工委委員、草埔西專項疫情防控指揮部大數據排查和流調溯源組組長戴雁介紹道:“如果說一個數據是兩分鐘,那就需要55萬分鐘去處理這些數據,每條數據背后都隱藏著一個防控的風險,這些信息的盡快核查處置對于精準防控和扎實防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開展高效、及時的大數據排查工作至為關鍵,羅湖教師們組成的支援力量為清水河街道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清水河街道黨工委委員、草埔西專項疫情防控指揮部大數據排查和流調溯源組組長戴雁介接受記者采訪。
在此期間,志愿者們需要根據流調數據第一時間開展排查記錄,從早上一直忙到深夜,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重復進行撥打電話、錄入信息的動作,同時還要跟蹤管控信息。每天分配給志愿者的電話少則100條多則300條,需要核對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住址、身份證、健康狀況、出行軌跡、管控狀態等,每個信息都要精準核實、精準排查。
清水河街道片區居民群眾接到的大數據排查電話一般來自于12320公共衛生公益熱線。
大數據排查工作一般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領到的任務不做完,一天的工作就不算結束。這些教師志愿者中有的剛從封控區出來就立刻投身參加排查工作,有的克服了有家人需要照顧、自己帶病工作等諸多困難,一次次奮不顧身、逆行而戰,只為守護一方百姓平安。
把封控區感受到的溫暖,繼續傳遞到排查工作中去
對于包括劉婷在內的羅湖區百仕達小學的老師來說,1月9日至16日注定是一段難忘的時光,他們在自己居家健康監測甚至居家隔離的情況下,每天還要通過網絡,對處于封、管控區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生活指導。在得知一線戰疫急需人手后,他們又紛紛接龍報名參加。
1月16日,劉婷結束了居家健康監測,1月18日晚上8點,在百仕達小學黨支部書記楊忠芬的組織下,劉婷和6名同事組成第一批志愿者,于19日上午來到清水河街道支援大數據排查工作。“我們前一晚都徹夜難眠,一直在群里討論到了現場該做什么、要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心情既緊張又激動。”劉婷說。
由于曾經進行過居家監測,劉婷很能理解封、管控區中的居民的焦慮情緒,每每遇到質疑和誤會,她都會給予最大的耐心、最深的理解,用細致的工作打消居民的顧慮,把自己在封控區感受到的來自“疫”線其他志愿者給予過她的溫暖,繼續傳遞到自己的排查工作中去。
早于百仕達小學志愿隊抵達之前,已有多家幼兒園、學校的志愿者駐扎在清水河街道。童樂幼兒園老師李雪兒就是其中一員。疫情發生前,她是孩子們口中的“雪兒老師”,當疫情來襲,她又化身成為專業和溫情兼備的大數據排查員。
李雪兒曾經連續給一個居民打了8次電話,對方不是拒接就是正在通話,面對這種情況,往往需要拿出比在幼兒園和孩子們交流時更強的耐心。“在學校里,孩子們一個笑容就能融化一天的疲憊,做大數據排查也是這樣,過程很累很繁瑣,但聽到對方說‘謝謝’或者‘你們辛苦了’,就會覺得溫暖和釋懷。”李雪兒說。自1月12日至今,童樂幼兒園共計有165人次參與到清水河街道的大數據排查工作中。
羅湖區實驗幼教集團吳冬梅告訴記者,11號晚上接到支援通知后,集團里的教職工積極報名,當晚就組成了34人的團隊,專門來清水河街道支援數據排查工作。“大家從12號堅持到現在,每天工作至少12個小時以上,面對電話那頭居民的抱怨和不理解,他們用自己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共情能力,高效完成了大數據排查工作。”據悉,羅湖區實驗幼教集團的三個園共派出87名志愿者,涵蓋行政、教師、保育老師、保健醫生、廚師、廚工、保安等,最大年齡53歲,其中45歲及以上16人。
排查關懷兩不誤,實力彰顯羅湖人的先鋒精神
除了高效完成大數據排查工作,教師志愿者們還在幫助疏解居民群眾的焦慮情緒上發揮重要作用。有的老師在排查過程中了解到,有很多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以及殘疾人想要進行核酸檢測,但由于行動不便無法出門,老師們把這些信息整理后及時進行反饋,街道工作人員便進一步為這些居民提供上門核酸采樣、購買物資等援助。
還有些處于封、管控區中的居民亟需醫療服務、藥物資源,老師們知道后也會聯系街道工作人員進行援助,之后還會積極落實進度,看到居民的難題得到解決,他們開心得像是自己的問題得到解決一樣。對此,戴雁表示:“這讓我切實感覺到,在疫情面前,我們不是一個人戰斗,而是所有人共同為抗疫貢獻力量、奉獻溫暖,真正做到防疫工作一線牽,民生溫暖也是一線牽。”
截至1月18號凌晨,清水河街道需要排查的數據已經削減到不足百條,充分展現了羅湖教育人和廣大數據員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彰顯了羅湖人的先鋒精神、奮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