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規劃布局
在規劃布局上,小學部、中學部分別為南北兩個相對獨立的組團,擁有各自的校區、課室、出入口和接送區,方便管理,同時又有部分設施可以共用,如圖書館和食堂等,可以分時段分區域使用,做到互不干擾。
兩個出入口串聯起教學區、運動區、宿舍生活區,水平與垂直交通多維互聯,營造出獨特的校園漫游體系。
秘徑長廊示意圖。
“書山有路勤為徑”,該校還規劃在兩個出入口半地下層建立連通,形成一條充滿活力、趣味性和互動性的“秘徑長廊”。
這不是一條普通的長廊,它是從小學到初中之間成長、過渡的時空紐帶,將出入口、食堂、圖書館、舞蹈教室、音樂教室、報告廳、德育展覽、社團活動以及體育館等文體功能空間串聯在一起。同時,結合四周山體自然環境,引入園林綠化,也是一條鏈接自然山谷與社區共融共生的生態“綠廊”。
值得一提的是,該長廊設計結合了當前雙減政策,通過空間的有序整合創造一種教學、交流、活動與生活有機互融的開放環境。
為孩子們在學習之余,提供了一個駐足、奔跑、嬉戲、閱讀、探索的空間體驗,給校園文化增添了更加深刻的人文內涵。(記者 劉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