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深圳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27日0時-24時,深圳新增36例本土病例,均在已集中隔離觀察的密接者、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
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林漢城,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徐煒,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劉磊發布疫情防控處置最新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楚宏主持發布會。
市民被賦“黃碼”后請按規定及時做核酸
林漢城介紹,2月27日0時-24時,深圳新增36例病例,其中,30例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例診斷為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27例在集中隔離觀察的密接人員中發現,8例在重點區域核酸篩查中發現,1例在重點人群篩查中發現。上述新增病例均已轉送至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下一步,深圳將以最快的速度排查密接、次密接、重點人群等涉疫高風險人員,并按要求分級分類落實管控措施,對外溢人員及時通報或協查。同時,迅速查清所有病例及其核心密接的活動軌跡,梳理出病例軌跡涉及的居住地、工作場所、重點場所并及時落實管控,爭取最短時間控制多點散發疫情。
針對近期部分市民被賦“黃碼”,林漢城表示,市民被賦“黃碼”后,請按照短信提示盡快就近前往“黃碼”檢測專區進行核酸檢測,例如要求“三天兩檢”,就是在三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后,“黃碼”將自動轉為“綠碼”。身處封控或管控區域內的“黃碼”市民,請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安排檢測;管控區外的,可在“深圳衛健委”公眾號“便民服務”-“核酸檢測”一欄查詢“支持黃碼檢測”醫療機構,并就近到黃碼檢測專區進行檢測;已離深的請盡快向所在地的社區報告。被賦“黃碼”期間請務必做好個人健康監測,減少與他人接觸,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公共場所。
深圳三院收治的患者中無重型和危重型病例
目前,全市病例均已轉送至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隔離治療。劉磊介紹,目前三院收治的患者中無重型和危重型病例,患者病情以輕型為主(約占60%),主要為咳嗽、咽痛、發熱,部分患者還有鼻塞、流涕、乏力、頭痛和肌痛等,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約占22%)。普通型患者(約占18%)影像學改變不明顯,早期未呈現典型的以肺周為主的磨玻璃樣改變。
對于奧密克戎病毒變異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醫療救治,醫院強調關口前移,實行病例分類管理。對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強化早期識別預警、俯臥位通氣等,給予中醫藥方劑提前干預。同時,動態觀察病情變化、適時給予呼吸支持、營養支持和對癥治療。
對于有重癥高危因素和基礎性疾病的患者,重點監測血氧飽和度、心率、呼吸頻率、體溫等臨床預警指標并及時干預,防止輕癥轉為重癥。醫院已做好了重癥患者救治預案,做好床位、人員、救治設備、藥品的準備工作。此外,定期組織多學科會診,實施精細化管理,盡最大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同時,正積極開展多項臨床研究,探索有效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療方案。
我市已完成首批500名應急接駁司機儲備
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深圳將全力支持香港抗疫,同步抓好跨境運輸疫情防控和供港物資運輸保障工作。徐煒介紹,深圳將嚴格落實“集中接駁、定線進出、精準管控、限時返回”的管控要求,組織各區在口岸區域或高速公路出口附近設置了13個綜合接駁站,實施“三區兩通道”管理,站內配備司機驛站、電子圍欄、視頻監控等設施設備,第一批共500名應急接駁司機儲備工作已經就緒,同時在接駁站內設置了跨境司機臨時休息區,配備座椅、電視、熱水、方便面、應急藥物、消毒劑等設備物資,以滿足跨境司機臨時休息需要。我市對跨境司機實行入境口岸與綜合接駁站指定線路行駛、限時返港;對綜合接駁站司機、作業人員、管理人員實行全員納管、全名單管理、一人一檔、集中居住、閉環管理,確保最大限度降低跨境貨物陸路運輸疫情風險,通過定向進出等措施,讓深港兩地跨境陸路運輸更加順暢、更有保障。
為進一步減輕深圳陸路口岸運輸壓力,2月21日深圳已經全面開通媽灣、大鏟灣、鹽田港區三條供港生活物資定時定點駁船專用航線,截至2月27日,已累計運輸供港物資約2萬噸。
徐煒表示,深港跨境水路運輸高效便捷、綠色環保,媽灣、大鏟灣、鹽田港區供港物資專用航線分別4小時、5小時、8小時直達香港碼頭,誠邀深港兩地廣大商貿企業使用水路運輸運送供港物資,降低深港陸路口岸疫情防控壓力,有力保障供港物資運輸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