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3月2日訊(記者 郭含笑 覃鈺清 通訊員 吳媛)2月15日,因涉及確診病例活動軌跡,東門街道新園路明華廣場、清水河轄區的嚇圍新村及周邊區域成為封控、管控區,羅湖“戰疫”的沖鋒號再次吹響。14天后,3月2日凌晨,深圳市羅湖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這兩處解除封控,同時調整為低風險地區,居民生產生活有序恢復。
清水河街道:居民對這次防疫工作的配合度更高、更積極
通告指出自3月2日凌晨起,羅湖區清水河街道嚇圍新村107棟、101棟、102棟、103棟、106棟、108棟、112棟、113棟,解除封控;草埔西社區廣清路以西,樟輋路以南,嚇圍路以北,草埔小學圍墻以東,解除管控。
解封當晚,記者來到現場,記錄“解封”一刻。據悉,本次清水河街道封控、管控區共涉及78棟居民樓,1600余人。
1日晚10點,在嚇圍新村村口,記者看見防疫工作人員正在拆除合圍的水馬,做解封前的最后準備。
清水河街道草鋪西社區黨委書記鄧新鋒表示,本次封控相較上一次規模會小很多。社區防疫人員處理這種情況的時候,對比上次來說是更加從容。居民朋友們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對于防疫工作的配合度也更高、更積極。
居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再次劃為封控區的那天剛好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心情是有些低落的,也是有了上次的經驗,從老家多帶了些特產回來,隔離期間的物資也很充沛。對于解除隔離后最想做的事情,李女士說:“終于可以去上班了,隔離這段時間不能工作,對收入有較大的影響,總的來說還是希望健康第一,大家開心就好。”
“我比較胖,這段時間居家辦公的同時就鍛煉下身體,減下肥。還有就是給自己做飯。”居民周先生向記者講述自己的居家生活,他表示這兩次封控最辛苦的還是社區防疫人員,十分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
負責在嚇圍新村村口設防的防疫人員鄭先生說,解封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陪下家人,在疫情期間也很感謝居民們的配合與理解。
東門街道:為居民、下沉干部和志愿者送上祝福卡和愛心小禮包
3月2日當天,與清水河街道同日劃為封控管控區的東門街道新園路明華廣場1至6樓(含6A與M層)商業區,解除封控,同時調整為低風險地區;明華廣場7至16樓住宅樓層、耀華樓4至7樓住宅樓層,解除管控。
3月1日晚,在羅湖區東門明華廣場解封現場,社區防疫工作人員、物業安保人員正在做解封前的最后準備。“從來沒有離開家這么久過,這一次在酒店進行了14天的隔離,解封之后雖然還要繼續居家隔離,但是回家之后還是覺得很開心很幸福。”住戶張女士說道。
解封之后,喜出望外的居民商戶們陸續下樓,手中拿著的五星紅旗在這個夜晚顯得格外亮眼。
“在小區隔離期間,街道、社區、志愿者們當起了每一家的‘服務員’,從聯系溝通、安撫情緒、物資保障、醫療需求……都面面俱到,一樣也沒落下。我住在6樓,但是社區防疫工作人員每天都會上門為我們進行核酸檢測,真的覺得他們非常辛苦,非常感謝他們。”鄭女士說道。
談到解封后最想做的事情,鄭女士說:“最想和朋友們去野餐,順便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感受春天的美好光景。”
“在隔離期間,還有一位孕婦即將臨盆,隨后我們在街道黨工委、社區以及疾控、衛健等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為孕婦打通了一條綠色生產通道。除此之外,我們還成立了民生熱線組、管控封控組等,及時解決居民的各種需求。”東門社區黨委書記熊博說道。
熊博表示,解封之后,仍會持續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社區出入口實行24小時值守,并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嚴格落實測溫、掃碼、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同時,告知企業和居民要做好個人防護等,如果有發熱、咳嗽、咽喉痛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封當天,東門街道還為封控區、管控區800多位居民群眾送去祝福卡和愛心小禮包,感謝他們對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也為440名區直各部門下沉街道的干部和志愿者送去紀念卡和愛心小禮物,感謝他們對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大力支持和無私奉獻。
解封不解防,隔離不隔愛,讓我們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