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深圳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3月8日0-24時,深圳新增6例確診病例,5例在隔離觀察的密接人員排查中發現,1例在重點區域核酸篩查中發現。新增病例均已轉送至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新聞發言人林漢城,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副局長吳軍軍、市總工會副主席古成介紹疫情防控處置最新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楚宏主持發布會。
市民主動配合流調可有效遏制疫情
在病例流調溯源方面,我市組建市區聯合流調前線指揮部,精準、科學、全面開展流調溯源工作。
“當您接到疾控中心流調工作人員的電話時,請主動配合,認真回答流調工作人員提問。”林漢城說,流調是流行病學調查,主要是了解人、物、環境的相關性,詢問跟疫情防控密切相關的信息,例如個人信息、健康狀況、居住史或旅行史、密切接觸史、乘坐交通工具等,以此追蹤傳染源(患者)的活動軌跡及傳播鏈條,是開展風險評估、制定防控政策的重要依據。流調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是受法律保護的,所有信息都會嚴格保密。
因疫情被封閉的勞動者工資待遇保障有規定
疫情期間,因為小區被封閉無法正常上班,勞動者的工資應該如何計算?
據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副局長吳軍軍介紹,按照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相關規定,勞動者屬于新冠肺炎患者、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等,需進行隔離治療或者醫學觀察等措施的,用人單位應當視同提供了正常勞動并支付其上述期間的工資。
具體來說,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提供正常勞動的,應按正常勞動支付工資;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使用帶薪年休假、用人單位自設福利假等各類假的,應按相關假的規定支付工資。
勞動者既不能通過其他方式提供正常勞動,也未休假的,參照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與勞動者協商: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準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由用人單位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其中,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不超過30天;目前,我市全日制就業勞動者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360元/月。
在疫情期間如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以撥打電話12345,或者在“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上提交違法線索,市、區人力資源部門會第一時間核查處置,啟動調解、仲裁、勞動監察等各種手段,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預計為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超25億元
吳軍軍表示,我市持續在減輕企業負擔上做“減法”,在落實惠企政策和企業服務上做“加法”,采取務實有效的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我市延續實施失業、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政策,并同步實施浮動費率,預計兩項合計可為全市企業減負19.53億元。今年,深圳繼續為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同時著重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幫扶力度,預計全年返還資金將超過25億元。“這項返還無需企業申請,我們人社部門通過大數據比對,只要企業符合政策條件,資金就會直接發放到企業的社保繳費賬戶。”吳軍軍說。
在“創業扶持”“用工服務”“技能培訓”方面,我市將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今年計劃將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資金池提高到40億元,并繼續予以貼息,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運用大數據加強人崗信息精準匹配,密集開展專場招聘活動,促進供需兩側高效對接。截至3月8日,全市累計舉辦線上招聘活動90余場次,發布崗位數7.2萬個,努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為減輕企業培訓成本,市人社局將開展“全民學技能”主題公益活動,共提供6500門合計25萬分鐘的技能課程“大禮包”,在疫情期間供廣大職工免費學習。截至3月8日,全市約60萬人次參與線上免費培訓,這項活動也將一直持續至本月底。
“新冠肺炎”納入深圳市在職職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計劃
古成介紹,工會12351職工維權服務熱線全天候在線,并在全市職工密集的社區、園區,設立51個工會法律服務站點,為全市95家規模較大企業派駐工會法律顧問。職工如因疫情導致勞動權益受到侵害,可直接向工會申請法律援助,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工會將免費代理勞動爭議案件。
“我們通過深圳工會職工心理服務熱線83288836,接聽職工朋友的心理咨詢,幫助解決因疫情引起的焦慮、恐慌、情緒低落等心理不適。”古成說。
深圳工會會員如有確診新冠肺炎,在今年內,可向深圳工會提出申請,審核通過后可領取5000元/人的關愛幫扶金。市總工會也將“新冠肺炎”納入深圳市在職職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計劃,職工最高可申領互助金2.5萬元。
疫情發生以來,市總工會職工解困濟難基金會籌集了口罩、消毒噴霧等價值420多萬元的防疫物資,用于關愛慰問防疫一線職工和“三區”(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居民。全市各級工會共籌集專項資金4800多萬元,慰問集中隔離酒店、口岸專班等疫情防控一線職工以及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職工約20多萬人次。“我們將繼續籌措關愛資金,為疫情防控一線高風險職工增‘疫路守護’綜合保障項目等。”古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