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3月18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溫瓊)對于深圳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的城市來說,如何迎戰奧克密戎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課題,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這個課題的答案是全市2000萬人民來給出的。一起扛,一起戰,同向而行,共迎美好。而這一切的達成需要除了科學精準的防控策略外,還需要市民基于規則意識的配合與支持,它是我們傾力以赴的精神基石。
1
核酸檢測,守護的是萬家燈火
陳強是福田區某單位的管理人員,朋友們都愛叫他“光頭強”,3月14日,他在朋友圈曬出自己農歷新年以來第29次做核酸采樣的場景,圖片與文字都極為簡略:第29次。配圖則是小區居民井然有序等待采樣的場景。
事實上,在此次全員核酸檢測開展之前,市屬各區都已因應各自的情況多輪次推動轄區居民核酸檢測。相關舉措的必要性已無須贅述,但效果如何就要看市民的配合度了,這是防控策略與措施落地的關鍵。
深圳人以自己的行動作出了回答。2月20日,周日,深圳最低氣溫6℃,后來的氣象資料顯示2022年的2月是深圳11年來最冷的2月。
南方之南濕冷“魔法攻擊”的滋味,是來自北方的漢子也難以抵擋的,但記者所在的福田區各個核酸采樣點前忙而不亂,市民打著傘裹著羽絨服,保持一米距,有序排起長隊。
為了居民的方便也為了最大限度阻隔病毒傳播的可能,這幾天很多入駐小區的核酸采樣點實行的是按樓棟單元順序采樣的方式,如果此時你從住的高樓上往下望,就可以看到一隊隊人員按不同的時序從各自樓棟魚貫而出……不知道這樣進出的人流隊列,會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是不是有一種別樣的感動,莫大的安全感。
老周曾是北方一家央企地方分公司的負責人,春節前來深圳和女兒過節,他對此的說法是:深圳人很講規矩。
我們的感受則是: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很深圳。
新一輪疫情防控,在戰法上,深圳采取的策略是有別此前的。一個個看起來無法實現的任務,深圳人卻以靜水流深的方式逐步順利高效地完成了。
嗓子沒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深圳人、沒貼幾張貼紙的手機殼都不好意思拿出來——遵守規則,是對自己的保護,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鵬城萬家燈火的守護。每一個這樣的你我,都是疫情防控的一座城,你我堅固了,這座城市的煙火氣和喧鬧聲便會晝夜不息。
2
亮健康碼,呈現的是文明意識
老周關于深圳人的印象還有很多,在近兩天的“宅家生活”開啟之前,老周一有空就喜歡到小區門口溜達,在他看來,這是這是觀察疫情時期深圳最好的窗口。
他本以為,像這樣需要各種查驗各種詢問的地方,一定會是一個“火藥桶”。
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光景,“幾乎沒有任何沖突”,掃場所碼、亮綠碼紫碼,進進出出,規則怎么定的就怎么干,“全沒有二話,該掃碼的掃碼,該亮碼的亮碼,全按規矩來”。
這兩三天,參照通告,小區除個別工種的人外,小區居民基本上都宅家了,借著核酸采樣的功夫老周也會遠遠瞄幾眼門口——風平浪靜。
不是懷疑和不相信,只是需要更多的見證,來對深圳自律自覺和規則意識進行印證。
“今早坐地鐵觀察了一整個車廂,驚奇地發現車廂口罩佩戴率居然100%,中途沒有一個人取下口罩。”“在外地,上后排就系安全帶的,一問都是深圳人。”“近乎每一個來深圳的人,都會先贊嘆并快速習慣于深圳處處自覺排隊、秩序井然的氛圍。”
規則意識從何而來?
有人分析說,在政府務實且高效的城市,守規則必然是題中的應有之義;也有人觀察,深圳是一座海納百川的城市,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包容,而深圳人把這種包容化為了一種規矩意識,這種意識已深深地注入了深圳的每一寸城市肌理中,體現在當下深圳戰疫的種種細節與場景中。
3
遵守規則,葆有的是城市基因
小何是福田一間茶室的經營者,作為單親媽媽,她自然知道暫停營業對她與她的寶貝來說意味著什么,但她接到街道的通知后毅然決然地將茶室關了。
接到深晚記者的采訪電話的時候她多少感到有點突然,在她看來,做生意做買賣就得守規則,這是一切的前提,而抗疫需要就是大規則。
她相信,如能換來深圳戰疫的轉折,抗疫舉措就是值得的。對于長遠的經營來說,也是好處多多的。她說,“我經營的只是一間小得不能再小的茶室,但我也明白自己的責任,希望自己也是這場‘傾城之戰’中一個積極分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到時候,一定要來我這里喝茶。”她清朗的笑聲通過無線電波傳來,很有感染力。
這段時間,類似的城市情節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點滴之間,卻匯聚成這座城市最令人心動的場景。此時此刻,我們的情感應該是共通的,每一個人都在承受疫情帶來的影響,無一例外。令人感動的不僅僅是我們在承受什么,更是我們以一種“很深圳”的規則意識,默契于心地在配合、在理解、在堅持。
“有大家的聲氣相通、你呼我應,嚴絲合縫的配合,就會有我們擊穿病毒最強的戰力。”
3月16日的深圳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主持人說出了一個概念——穿透力。這種戰疫的行動穿透力,一定是由很多元素匯聚而成的;規則意識,也一定會是這中間至為關鍵的一種。
就在3月17日晚,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了新通告,3月18日起,已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的鹽田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單位等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公交、地鐵恢復運行。有市民在朋友圈興奮地寫下,“上下同欲者勝,你的春天正在派送中”。
很喜歡網友評價核酸采樣一米距時說過的一句話:哥守的不只是一米距離,更是內心的一條準繩。
是的,它以網言網語的形式道出了規則意識是融入這座城市基因里的基本理念。潤物細無聲般的規則意識,就是深圳人彼此間的心靈紐帶,它把我們拼在一起連在一起,讓我們共同因相信而努力,因努力而相信。
規則
規則是響應、是尊重、是包容、是珍惜,我們以規則戰疫,也借此重新審視和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交往形態。我們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去感受他人的感受,讓自己的步伐,踏出這座城市的節律。
“誰都不是一座孤島,可以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無論你是誰,你來自何方,此時此刻,我們都在以發自內心的自覺自律,去獲得戰勝疫情后的從容與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