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03月21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程)“3月14日貨物就發往尼泊爾了,若不及時交付原產地證而延長交貨期,我們要被扣10%貨款”“貨物馬上就要抵達澳大利亞,如果拿不到優惠原產地證及時清關,將會給我們產生高額費用”……受疫情影響,不少深圳外貿企業面臨出口貨物發貨后,在即將抵達目的港時急需原產地證等文件清關難題。記者日前了解到,為克服這類影響,深圳市貿促委通過開通應急通道、提供線上服務和法律咨詢等方式,有力幫助深圳企業解決疫情期間遇到的外貿困難和問題。
“由于疫情防控,我們無法為企業直接辦理原產地證,對此,我們緊急協調中國貿促會商事認證中心及其他地方分支會,為深圳企業開通異地服務應急受理通道,滿足企業辦理原產地證、ATA單證冊等需求。”市貿促委相關負責人介紹,3月14日至18日,該委共為7家深圳企業異地緊急辦理原產地證9份、ATA單證冊3份,并協調廣東省外事服務中心為華大基因出口菲律賓的新冠檢測試劑加急辦理領事認證并第一時間郵寄,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從線下轉為線上,深圳最大程度保障企業外貿渠道暢通。通過電話、QQ、微信等通訊工具,市貿促委工作人員“一對一”指導企業以“足不出戶、自助打印”模式辦理業務,相關證書可線上審核,實時“秒批”。3月14日至18日,該委通過上述方式幫助10家企業開通證書自主打印服務,并線上審核原產地證書9320份、商品備案437件,保障企業自主打印原產地證8968份,涉及出口額3.5億元。
疫情期間,不少企業受到合同履約等涉外商事法律問題所困擾。對此,市貿促委在3月14日至18日期間,利用跨境支援綜合法律服務平臺,通過法律服務熱線、咨詢郵箱、粵商通、深i企等途徑及時為17家企業提供相關法律咨詢服務,指導企業依法依規維護合法權益。
針對外貿企業近期特別關心的“疫情相關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業務,市貿促委快速響應企業訴求,舉辦“企業對外經營應對不可抗力對策”專題線上講座,為企業講解如何應對疫情導致的履約困難、面臨違約賠償等問題,吸引企業代表逾1000人參加。期間還指導兩家企業免費辦理貿促會疫情相關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幫助1家企業成功調解疫情相關涉塞爾維亞國際商事案件,為其減少近30萬元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