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3月21日訊(記者 劉嘉敏 通訊員 楊紀歐)“這畫好可愛啊。”3月20日,在羅湖區桂園街道老圍花園核酸檢測點,有居民驚奇地發現,每一處的登記桌前,都出現了不一樣的指引畫。畫著每一棟住宅樓的單元號、一枚印章和義工的頭像或者一面五星紅旗。五個單元門,五幅畫都不一樣。稚嫩的筆觸,鮮明的色彩,濃厚的童趣,十分引人注目,讓緊張有序的檢測場面變得輕松愉悅。
這畫是老圍花園原村民的第三代——今年9歲的鄭權桸小朋友原創。他看到自己的姨婆、媽媽以及阿姨、舅舅等都在核酸檢測點做志愿者,自己也想為抗“疫”做點什么。喜歡畫畫的他,自然就拿起了畫筆,一口氣畫了五幅畫,一早就貼在了核酸檢測現場。
鄭權桸的姨婆是蔡屋圍村的原住民蔡東風,現任老圍社區老年人協會會長。她不但發動老年協會的會員積極配合社區黨委的統一部署,支援社區疫情防控,還帶領自己的女婿閆笑田、侄子蔡玉堂、外甥女林雅雯、楊靜文、李姝嫻等五位家族里的年輕人,齊齊穿上紅馬甲,在核酸檢測點協助居民核酸檢測。她們分工合作,有的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核對人員居住信息,有的在核酸檢測卡上蓋章,有的在入口引導、分流。她們都是在小區里長大的,認識許多街坊鄰居,有她們的精引導,迅速定位,核對信息、蓋章都十分順暢。
蔡東風的侄子蔡玉堂,家族中的男子漢,主動承擔了更重要的工作——掃碼。他全副武裝,藍色防護服、N95口罩、面屏、手套、腳套,一應俱全,一機在手,仿佛持槍守衛的戰士。正如負責在社區里招募志愿者的金社工所言:“自己的家園自己守護!”
居住在老圍花園的居民大部分是蔡屋圍村的原住民,疫情當前,村民們沒有坐視不理,而是一起行動起來,在短短的時間里,就組建了一支32人的村民義工隊伍。他們為著自己的家園,與社區黨委一道,用滿腔熱愛和志愿精神,在社區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他們中,有雙胞胎洪映梅、洪映紅姐妹,她們在0107疫情開始之前,就已經在山海樓核酸檢測點執勤,后來又在小區卡口堅守。一模一樣的雙胞胎,一對穿著紅馬甲的姐妹花,旁人分不清誰是誰,但她們身穿紅馬甲的身影,卻影響帶動了許多人。左鄰右舍從她們面前走過,也會對她們豎起大拇指。
有姑嫂關系的陳月清和彭楚藍。生活中,她們一個是大姑姐,一個是弟妹;在抗疫一線,她們是并肩作戰的戰友。為了同一個目標——守護自己的家園,她們親上加親。陳月清的面罩上,貼齊了這段時間的核酸小帖紙,五顏六色,十分炫目。她說,“要把這面罩好好保存下來,以此見證深圳人與病毒誓死作戰到底的決心,也是自己參與了這場戰疫的見證。”
還有親姐妹朱艷蘭和朱艷紅,兩位年輕的“老”黨員。這段時間,一直在核酸檢測點的登記處,專門負責老圍花園E單元的核酸檢測登記。兩個人配合默契,一個負責驗證手機“健康碼”上的核酸記錄;一個負責在“桂園街道核酸記錄卡”上蓋章。每天從核酸檢測開始到結束,她們都是認真負責,高效有序。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他們是家人,是村民,是黨員,更是深圳人!他們守護自己的家園,也是守護著自己的城市。正是因為我們的城市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疫”散花開的一天終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