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

重磅!金融穩定保障基金9月底前完成籌集,《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工落定,二季度或迎政策密集落地

重磅!金融穩定保障基金9月底前完成籌集,《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工落定,二季度或迎政策密集落地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44個方面52項重點工作,逐一分解到國務院部門和有關地方,并明確責任和完成時限。金融穩定保障基金9月底前完成籌集,《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工落定,二季度或迎政策密集落地》)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落定!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44個方面52項重點工作,逐一分解到國務院部門和有關地方,并明確責任和完成時限。

記者梳理《分工意見》要求發現,諸多政策出臺劃定的時限截至在6月底前,包括:發揮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作用,出臺分類分賬改革相關方案;出臺政策促進創業投資發展;支持普惠小微貸款的相關政策等10余項。此外,《分工意見》明確,9月底前完成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籌集相關工作。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也將在9月底前出臺。

《分工意見》強調,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重、挑戰多,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把責任扛在肩上,對各項工作早安排早部署,爭取時間及早抓落實,細化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對照分工意見,抓緊制定本地區、本部門落實重點工作分工的實施方案,按有關要求報國務院。要加強跨部門、跨區域分工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19項重點工作涉及央行,9月底前完成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籌集

根據記者梳理,《分工意見》中,涉及央行的有19項重點工作。其中,由央行牽頭的工作包括:“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擴大新增貸款規模,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壓實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發揮存款保險制度和行業保障基金的作用,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風險隱患,有效應對外部沖擊,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等。

值得注意的是,《分工意見》首次明確了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進度要求,提出9月底前完成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籌集相關工作。

對于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將如何落地實施?3月25日,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相關工作正在研究推進,初步考慮,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用于具有系統性隱患的重大風險處置,與發揮常規化風險處置作用的存款保險和行業保障基金都是我國金融安全網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取之于市場,用之于市場,區分不同行業、不同主體實行差別化收費,以平衡好風險、收益與責任,避免國家和納稅人利益遭受損失。

“我們將抓緊研究完善相關法規和機制安排,盡快推動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為重大風險處置積蓄好后備資金。”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說。

10項重點工作涉及證監會,6月底前將出臺政策促進創業投資發展

根據記者梳理,《分工意見》中,涉及證監會的重點工作共有10項,具體來看:包括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扎實穩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

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上,證監會將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做好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工作;將參與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將在9月底前完成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籌集相關工作,并在年內持續推進。

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上,證監會將抓緊完善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監管規則,創新監管方法,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在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上,證監會將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依法平等保護企業產權、自主經營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營造各類所有制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

在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上,證監會將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上,證監會將圍繞促進創業投資發展,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科技中介服務專業化水平,在6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并在年內持續推進。

15項重點工作涉及銀保監會,6月底前出臺支持普惠小微貸款相關政策

《分工意見》中,涉及銀保監會的有15項重點工作。銀保監會將牽頭完成“深化中小銀行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資產處置”的工作。同時,銀保監會還將與人民銀行共同牽頭完成“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共同牽頭完成繼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工作。

《分工意見》要求,4月底前出臺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

對于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優化監管考核,推動普惠小微貸款明顯增長、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繼續提升。《分工意見》要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6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年內持續推進。

《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9.2萬億元,同比增長27.3%,普惠小微授信戶數4456萬戶,同比增長38%,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0.22個百分點;同期,涉農貸款余額43.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進入2022年,央行已自1月1日起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工具接續轉換。

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將加大監管引導,圍繞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和企業,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推動普惠小微貸款明顯增長、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繼續提升。要求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小微企業首貸戶力爭高于去年。

此外,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讓廣大市場主體切身感受到融資便利度提升、綜合融資成本實實在在下降的工作,也將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年內持續推進。

25項重點工作涉及財稅部門,9月底前出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根據記者梳理,《分工意見》中,涉及財政部、稅務總局的重點工作共有25項,其中,涉及財政部或稅務總局參與牽頭的重點工作有13項,包括: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效能、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推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多措并舉穩定外貿、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

《意見》明確,在4月底前,財政部、稅務總局將牽頭出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并在年內持續推進。

《意見》明確了支持就業、科技創新、社會保障、育兒等領域的財稅政策落地時間節點,并強調相關政策將在年內持續推進。具體來看:

在穩就業方面,在4月底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將牽頭出臺延續執行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等階段性穩就業政策。人社部、財政部還將在4月底前,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明顯提高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加快培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急需人才。

在鼓勵科技創新方面,在9月底前,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將出臺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相關政策,包括出臺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善完設備器具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

在強化社會保障方面,人社部、財政部在6月底前出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確保按時足額發放的相關政策;出臺加快推進工傷和失業保險省級統籌的相關政策。

在支持育兒方面,在3月底前,財政部、稅務總局牽頭出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相關政策。

此外,在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方面,財政部將在年內推進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增強預算的約束力和透明度。財政部將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并在9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稅務總局將完善稅收征管制度,依法打擊偷稅騙稅,并在9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

十部門將聯手推進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加快稅務、海關、電力等單位與金融機構信息聯通,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的覆蓋面,努力營造良好融資生態,進一步推動解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該工作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國家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年內持續推進。

據國家發改委今年初介紹,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聯通46個部門和各省區市。各專業領域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以及法院、交通、稅收、海關等信用信息系統,已經或正在實現互聯互通。

(原標題《重磅!金融穩定保障基金9月底前完成籌集,《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分工落定,二季度或迎政策密集落地》)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亚洲国产福利小电影 | 亚洲成在人线中文字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真人国产作爱免费视频 | 五月天在线播放综合网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