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市政府正式印發實施《深圳市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專家學者,在他們看來,出臺《若干措施》具有較強針對性,針對目前企業主要問題進行了精準的紓困扶持,相信將有效帶領企業走出疫情影響,快速實現經濟的恢復增長,有效保障本市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穩定當前經濟形勢,保障產業未來發展
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漢侖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袁易明教授指出,面對疫情,除了企業面臨經營的實際困難外,整個經濟形勢也面臨比較大的下行壓力。在這一時刻,及時抓住關鍵環節,讓企業輕裝上陣,這對于企業減輕疫情影響,對經濟穩增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對深圳產業未來的發展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間點。“在這種情況之下,出臺任何政策,我認為都非常重要的兩點需要關注,第一是有效性,如何能通過有效的資金去扶持和政策的支持,能夠使得效率發揮到最大;第二是時間要快。”
袁易明認為,《若干措施》有四個特點:抓關鍵、力度大、方式新、手續簡。在30條措施中,除了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之外,還分別對工業、服務業的幾項門類提出了具體細化有針對性的紓困措施。其中不少領域都是深圳支柱性、關鍵性的領域,有的行業還對其他行業起到了重要影響,措施中突出了對這些關鍵領域的支持,以保障城市經濟的持續穩定運行。
“無論從橫向與其他城市相比,還是縱向與深圳的政策沿革相比,我認為《若干措施》是近年來為企業紓困方面力度最大的一系列措施。”袁易明認為,此次出臺的為企業減稅降費的多項措施不僅減免的幅度較大,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力度非常大。而加強企業信用修復,支持文體旅游企業承接企事業單位業務等一批措施,也體現了新的方式和思路。此外,惠企措施在“深i企”平臺一站式的發布與辦理,‘免申即享’的辦理方式也在逐漸擴大范圍,手續的簡化也能對企業起到巨大作用。
袁易明告訴記者,此次《若干措施》的出臺,對于當前深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深圳的經濟具有高度國際性、開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個供求關系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會牽涉到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全球的產業關系,包括上下游的配套、物流運輸、金融支持等方方面面。”他說:“因此,我們現在穩定深圳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地位和價值鏈的節點,穩定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中作為產業策源地的定位,穩定對周邊地區形的成輻射帶動和合作關系,我認為是有戰略性意義的。”
扶持措施“精準、全面、含金量高”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所長劉祥表示,此次深圳受疫情的影響很大,政府根據疫情及時出臺應對的措施,幫助企業降低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這是非常必要的。“這些措施共8大方面30條,體現了三大特點:第一是非常精準,具有針對性,基本都是根據企業目前的主要問題實行有的放矢,相信效果也會立竿見影;第二是覆蓋面廣,由于疫情影響比較大,所以這次對企業的支持包括了制造業、餐飲業、批發零售業、文體旅游業、交通運輸以及民辦幼兒園這些主體;第三是含金量特別高,措施里面政府做了大量的稅收減免安排、補貼資金安排、融資安排,還有租金減免,預計減負超過750億元,可以看出政府是拿出真金白銀在幫助企業紓困,幫助企業切切實實降低經營成本。”
在劉祥看來,目前受疫情影響,企業存在很多困難問題。第一是資金問題,包括企業經營的貸款問題、融資問題等,這也是措施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問題;第二是物流問題,從采購到成品銷售營銷各個環節,政府也出臺了支持措施,幫助物流企業降低成本,打通物流業來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第三是人員問題,人員是企業的主體,政府通過減免社保等政策,相當于降低企業人員的成本;第四,這次政府出臺了對餐飲、批發零售等消費類行業的支持政策,主要是為了提振消費信心,提高消費需求,促進這些與老百姓生活配套相關的行業快速恢復。
“30條措施基本上都是圍繞目前這四個主要問題來展開,所以這次政策的出臺是非常精準的,相信在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下,能快速降低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快速實現經濟的恢復增長。”
深圳市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董曉遠認為,《若干措施》在當前出臺很有必要,措施覆蓋面廣,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給予了實際的支持。“可以看到,黨委政府不僅在疫情防控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對于受影響的企業群眾也想方設法地給予支持幫助,對于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將有力地起到‘穩增長、保信心’的作用。”
保障政府和企業的良性互動格局
在政策發布后如何取得更好的實施效果?袁易明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宣傳,可依托行業協會、專業團隊等對企業進行宣傳,此外,在實施后,也要適時評估實施效果,進一步提升政策的效能。除了實體經濟外,政策還可以關注知識經濟、智慧經濟類型的機構企業。
劉祥表示,目前最主要的還是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產業鏈方面要圍繞龍頭企業,對龍頭企業和頭部企業給予資金和人員支持,保障這些企業快速恢復生產、投入運營,帶動上下游的小企業一起,實現整個產業鏈的復蘇。之前深圳已落實了相關措施,包括“一企一策”“一廠一案”,都是為了優先解決這些企業恢復生產的問題。其次還要關注資金問題,目前政府出臺了措施,后續還要進行分類指導,解決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疫情的沖擊下真正實現“雪中送炭”的效果。
“做好防控是發展的前提,更為重要的是要對后期生產經營有信心。這次我們也可以看出政府和企業處在一個良性互動的格局,政府出臺很多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疫情影響的困難,企業也在竭力減少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共同努力、共克時艱,相信未來能夠快速走出疫情的影響。”
(原標題《專家學者談《深圳市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若干措施》 對保障深圳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 林捷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