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斷推出創新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圖為福田中心區。深圳商報記者鐘華登攝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03月29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李佳佳)3月28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加強服務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分為深化準入準營退出新改革、創新市場主體服務新方式和完善精準長效監管新機制三大部分,旨在堅持“深化改革、強化監管、優化服務”一體推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雪中送炭、紓困解難,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負擔,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
據悉,“深化準入準營退出新改革”主要包括推行“登記確認制”、實行承諾容缺受理、實施注冊“一日辦結”、深化“一照多址”和“一證多址”登記、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加快推行“一照通行”、推進深港澳商事登記一體化和拓寬市場主體退出渠道等8條具體措施。
推行“登記確認制”對企業來說有什么好處?市注冊局副局長賴麗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登記確認制”對市場主體來說一是申請更便捷。企業名稱、住所(經營場所)、經營范圍、章程或協議實行自主申報,企業分支機構和個體工商戶實施自愿登記。二是材料更精簡。市場主體無需提交負責人、董事、監事、高管的任職文件。凡是通過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卡包”可以獲取的信息,一律不再要求企業提供相應材料。與此同時,登記更規范、系統更智慧、退出更便利、質量有保障。
針對疫情之下企業適用“歇業制度”,賴麗英透露,2021年3月,深圳率先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寶安區試點推行“歇業制度”,為18家企業辦理了歇業登記,主要涉及跨境電商貿易、商務服務、科技類等行業。今年3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充分借鑒了深圳的試點經驗,已將歇業登記寫入條例,在全國推行。
“創新市場主體服務新方式”主要包括:推進個體工商戶轉企業、擴大電子照章應用范圍、深化年報“多報合一”、提升標準化發展水平、加強質量品牌技術服務、支持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等9條具體措施。在提升標準化發展水平方面,市市場監管局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制定具有先進水平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500項,發布地方標準350項,團體標準1000項”的目標。
《若干措施》在“完善精準長效監管新機制”方面推出5條具體措施。其中在營造市場公平競爭環境方面,推動制訂《深圳經濟特區反不正當競爭條例》,推動設置獨立的公平競爭審查機構;在信用監管方面,完善“信易貸”白名單推薦機制,優化信用融資產品“深信貸”,并率先在前海開展跨境征信試點;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依托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供公益性海外維權服務,要在重點領域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累計達1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