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全域、全齡”開展自然教育 深圳全力塑造嶄新城市名片
2022-04-01 07:36
來源: 深圳晚報

“全民、全域、全齡”開展自然教育 深圳全力塑造嶄新城市名片

人工智能朗讀: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04月01日訊(記者 李晶川2021年歲末,在“深圳山海連城自然教育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一周年之際,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以下簡稱“規自局”)收到了來自中國林學會、全國自然教育總校的一封熱情洋溢的賀信。信中在充分肯定深圳自然教育工作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對深圳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城市。

在過去的一年,首屆“山海連城·自然深圳”生活節成功舉辦,首屆深圳城市自然挑戰賽精彩紛呈,“尋找深圳最美自然守護者行動”反響熱烈,“自然大師課”線上線下聽眾如云,粵港澳自然教育嘉年華深圳會場人氣旺盛,深圳自然教育優秀活動樣板評選成果豐碩,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成為國內自然圖書最高獎項,深圳自然教育機構承辦的首屆南嶺觀鳥節圓滿成功……深圳自然教育從點到面、由內向外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科學規劃創造新型山海城

深圳位于熱帶、亞熱帶過渡區域,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森林面積達788.1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近40%,共有野生動物110科513種、野生維管植物2080種,擁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27個,建成梧桐山風景名勝區、大鵬半島國家地質自然公園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地,遠高于全國及全省平均水平。豐富的自然資源既是深圳生態保護的成果,也是開展自然教育的豐沛土壤和必要基礎。

自1986版總規開始,深圳便奠定了城市與自然相融合的組團式結構,2005年劃定了基本生態控制線,守住了山海資源,初步實現了生態與都市交織的空間格局。2020年10月,規自局正式向社會公布:在最新版的城市總規方案中,將以國土空間規劃為新視角,創造新型的山、海、城關系,搭建“一脊一帶十八廊”的生態空間結構,形成連續、完整、系統的生態保護格局。

這是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山海連城”計劃。在這個規劃的指引下,山海成為深圳美麗的生態背景,從最基本的保護,到可感知、可參與、可體驗,讓市民走得進山、親得近水、賞得了城。

政府引領是深圳自然教育重要力量

自然教育在深圳的發展歷程表明,科學、有力的政府引領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6年,深圳兒童樂園、園博園和洪湖公園等自然教育中心相繼面向市民開放。由政府提供場地和部分資金支持,社會組織負責運營和管理,面向社會募集資源,向公眾免費提供自然教育活動的方式,成為深圳先行探索的自然教育推廣模式。

此后,《深圳市自然教育體系構建研究報告》等一系列政府重要文件、報告相繼出臺,有力地推動了自然教育在深圳的發展。2020年10月,規自局出臺《關于依托自然保護地高質量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這也是深圳首個專門部署自然教育的政府文件。當年11月2日,由規自局牽頭,紅樹林基金會等單位聯合發起的“聯盟”成立暨自然教育經驗交流會議召開。11月30日,規自局印發了《公布首批深圳山海連城自然教育聯盟單位名單的通知》與《關于成立自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由此宣告了“聯盟”正式成立。

“聯盟”的成立,搭建起了以“全民、全域、全齡”理念為基礎的自然教育合作平臺,為深圳的自然教育工作創造出更多鮮活經驗。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壯大,“聯盟”目前已擁有成員單位114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新加入的社會機構。

從華僑城濕地的自然學校,到深圳童伴童游科技有限公司的兒童周末森林學院;從深圳市綠源環保志愿者協會的“河流方程式”青少年水環境教育,到藍蹼珊瑚生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野生珊瑚自然環境產卵觀察及水下直播;從深圳市觀鳥協會的深圳灣公眾觀鳥推廣活動,到深圳市方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坪山區全域自然博物項目……這些被評為首屆“深圳自然教育活動優秀樣板”的項目,就是在政府科學引領下,深圳自然教育蓬勃發展結出的豐碩成果。

公眾高水準參與成深圳自然教育特色

家有梧桐樹,鳳凰自然來。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推動下,近年來,深圳各類自然保護地、自然公園大力開展自然教育,激發了公眾體驗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新熱情,一批專注自然教育的基金會、協會等公益組織,社會團體和從業機構也迅速成長起來。

在自然理念蔚然成風的環境下,千萬深圳人逐漸成為深圳野生動植物物種新發現和新紀錄主力軍。2021年12月9日,由深圳蘭科植物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專業委員主任嚴岳鴻與助手魏作影等人發現的深圳雙扇蕨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Keys》上正式發表,標志著以深圳冠名的植物新種達到10個。

從自然的角度重新審視城市正成為深圳人的生活時尚。2021年4月30日至5月9日,由社會公益組織舉辦的城市自然挑戰賽為期10天的賽期里,共有17支參賽隊伍268位參賽者在深圳市內進行自然觀察,最終收到參賽者提交的17632條有效自然觀察記錄,期間一共發現了3348個物種。這些參賽市民用視角各異的照片,交織出了深圳城市的生物多樣性自然圖景。2021年以來,深圳新發現和新記錄的野生動植物就已有近三十種之多,包含深圳秋海棠、深圳雙扇蕨、墨喉南星、深圳近管蛛、綠翅金鳩、藍喉蜂虎等。而發現這些精靈的主力軍,是熱愛大自然的廣大普通市民朋友。

“這既說明深圳自然教育工作良好的社會氛圍,也證明了深圳社會力量在自然教育工作方面的實力。”此次評選活動的專家評審之一、深圳市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劉莉娜博士評論說。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典范城市

在2021粵港澳自然教育嘉年華活動中,55家來自粵港澳三地的公益性自然教育機構參展。這是該系列活動歷年來參與機構數量最多、類型最豐富、覆蓋面最廣的一次,其中涵括了多家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省級自然教育基地、社會組織、基金會等多個主體,呈現出粵港澳自然教育大發展、大繁榮的興旺景象。

“南嶺是生態特區,深圳是經濟特區,自然教育就是連接這兩個特區的橋梁,希望通過跟深圳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可以更好地推動南嶺國家公園的申報工作,為兩地未來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宣教科科長楊昌騰說。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副書記、省林業局局長陳俊光高度評價了深圳自然教育取得的成績,并對未來深圳如何更好地與兄弟城市合作提出了寶貴意見。陳俊光認為,深圳是中國第一家自然學校的誕生地,在推進自然教育工作中,開創了政府主導、企業管理、公眾參與的自然教育管理模式,為全省自然教育事業的工作積累經驗作出了表率。近年來,省林業局也組織了省內外一些城市來深圳學習,為國內自然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希望深圳自然教育聯盟與省內外自然教育聯盟進一步對接、合作、交流,將自然教育市場做大做強,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務。

[編輯:劉詩瑾]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 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 | 亚洲日韩欧美制服二区dvd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欧美另类图片区综合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