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定聽說過跑腿代人送貨、購餐,那聽說過還有代人掃墓嗎?清明將至,網上“代理祭掃”的服務早已完成“布局”,在一些生活服務網站上都能搜到。
清明掃墓,祭拜祖先,是咱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今年,因為疫情防控,不少在外地工作的人無法回家掃墓,想要遠程寄上一份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找人代掃,雖然聽上去有些怪,但卻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然而,“代理”祭掃的服務卻參差不齊,有些是掃墓服務很敷衍,有些則是收費極其高昂,一單甚至要價一千元。有的還祭出一些“奇葩服務”,代聊天、代倒酒、甚至代嚎啕大哭。在傳統的慎終追遠觀念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依托互聯網平臺進行的代跑腿業務剛剛興起,市場發展創新活力足,能夠滿足大家的消費需求,節約了時間、精力,提升了幸福感。出現代掃墓新業態,我們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不妨觀察觀察效果。所謂“代掃墓”靠不靠譜?里面是否摻水摻假?此類特殊業務的售前售后有無保障?互聯網平臺應該負起把關責任,避免渾水摸魚,才能讓正規的代理跑腿業務行穩致遠。
其實,斯人已逝,與其在形式上挖空心思、鋪張浪費,不如用真心對待身邊人,把精力和金錢放在孝順長輩上,才有意義。掃墓不過是形式,追憶故人,懷念他們身上的美好品德,激勵自己更好生活,才是清明掃墓的精神文化內核。科技進步,形式可以變,但請少些復雜,多些真摯。
今年清明,深圳為了防控疫情,暫停了現場祭掃,推出了“云祭掃”活動,可以在線給故去的親人寫信,寄托哀思。很多中小學也組織同學通過線上紀念館向烈士獻花。這些都是新時代的一種掃墓形式,綠色環保,而且意韻深遠,恐怕比起花錢辦事的“代理掃墓”,更貼切清明節的真正內涵,也更能讓在天之靈感到寬慰。
出品人:藍岸
總策劃:陳建中
監 制:肖剛
評論員:王森
觀察員:陳致遠
視頻剪輯:戰旗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