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深交所 制圖/王雨馨 新華網 發
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以下簡稱兩板合并)于2021年4月6日平穩落地、順利實施,如今已滿一周年。
最新數據顯示,一年來,深市主板公司達1493家,市值規模超過22萬億元;IPO、再融資、并購重組累計融資和交易涉及公司660余家次,合計金額超7300億元。
這背后,深市主板上市企業的感觸頗多。接受采訪的相關企業一致認為,兩板合并后,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更好滿足了不同階段企業發展融資的需求,大大提振了深市公司用好資本市場工具、做大做強的信心。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兩板合并實施以來,形成了主板與創業板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發展格局。“我們看到,市場功能不斷完善,市場活力和韌性進一步提升。”
“兩板合并后,主板定位于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創業板則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結構上更加簡潔,各板塊的定位更加清晰,板塊特色更加鮮明,能夠更好地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滿足市場主體的多元化融資需求,有助于推動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稱。
據深交所相關負責人透露,合并以來,主板公司共計實施再融資166單,融資金額共計3299.88億元,其中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可轉債和配股實施完成單數占比分別為81.33%、16.87%和1.81%。合并以來,28家企業通過IPO登陸主板,合計融資超過230億元。
記者獲悉,上述企業中,不乏國內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如康冠科技為國內智能顯示龍頭,大中礦業是具有明顯儲量優勢的國內鐵礦石企業,兩家公司IPO融資規模均超過15億元,募資主要投向主業擴產項目,有力支持公司進一步鞏固行業地位,提升競爭優勢。
作為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兩板合并改革成效看得見。深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深市主板公司在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下仍然保持了較強的韌性,業績整體保持穩定增長,尤其是制造業表現亮眼。
截至3月底,1152家公司已披露業績數據,預計實現平均凈利潤約為4.72億元至5.35億元之間,其中547家公司披露年報或業績快報,預計實現平均營業收入154.62億元,同比增長29.61%,預計實現平均凈利潤11.13億元,同比增長26.47%。截至3月底,主板制造業公司981家,占比65.71%,構筑了板塊的“基本盤”;2021年,主板化工、機械設備、電子、有色金屬、醫藥生物等行業279家制造業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50%。
“兩板合并實施這一年間,深市主板一系列制度規則運行有效,市場總體運行平穩,整體符合市場預期。”兩板合并實施以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兩板合并是順應市場發展規律的現實需要,是構建簡明清晰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進一步夯實了全面推行注冊制的市場基礎,增強了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
(原標題《深市兩板合并一周年累計交易融資超7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