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大考,人人是考生,最終考的還是個人防疫素養。
防疫素養是什么
行為素養、道德素養、法律素養、健康素養、科學素養等和疫情防控相關的各種素養,共同構成個人防疫素養。自覺接受檢測、保持社交距離,一舉一動體現行為素養;多為他人著想、彼此鼓勵扶持,點點滴滴反映道德素養;不信謠不傳謠、遵守防控規定,關鍵時刻考驗法律素養;注意個人衛生、合理鍛煉身體,非常時期凸顯健康素養;相信科學力量、做到正確防護,戰疫得力需要科學素養。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動態調整,個人防疫素養的部分具體內容會有所調整。如在采取劃分“三區”措施后,深圳防疫“三字經”隨即增加了“三區”防控要領,需要大家及時學習并轉化成防疫素養。
為什么提升防疫素養
疫情防控,不只是哪幾個部門的事,更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是疫情防控責任鏈條的重要一環、“四方責任”的重要一方、抗疫大軍的重要一員。防疫面前沒有旁觀者、局外人,個人怎么做絕不只是“小事”“私事”,而是關系到社會公共衛生安全的“大事”“公事”。每個人的防疫素養,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一個地區的戰疫成效。只有每個人都不斷提升防疫素養,從而落實好個人防護責任,才能最大限度地阻斷病毒傳播渠道、降低感染風險,才能堵住疫情防控漏洞和病毒傳播“突破口”。
怎樣提升防疫素養
繃緊思想之弦。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主動意識、自律意識,懂得大家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個責任共同體,牢記自己是疫情防控主力軍和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是疫情防控的戰斗員、監督員、宣傳員,才能自覺參與、積極配合、大力支持,時時處處展現出防疫素養。
鉚足行動之勁,快速響應、迅速行動,才能精準防控。接到疫情防控機構的通知,積極配合落實個人防疫責任;看到主流媒體推送的提醒和提示,記在心里照著去做;聽到專業人士的防疫見解,帶動家人一起踐行。扛起責任,用心用力,從小處、細處、實處做起,才能讓個人防疫素養轉化成一地抗疫成效。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人不斷提升防疫素養,才能切實為“精準防、穩增長、惠民生”做出應有貢獻!
出品人:藍岸
總策劃:陳建中
監 制:肖剛
評論員:鄧輝林
觀察員:陳致遠
視頻剪輯:戰旗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