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新區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區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4月18日訊(記者 周維朕 通訊員 于姣 報道)近日,為深入實施兒童優先發展戰略,堅持“從一米高度看城市”,大鵬新區出臺了《大鵬新區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根據《行動計劃》,到2025年,大鵬新區將建設成為一個擁有多彩濱海體驗、展現深厚海洋人文底蘊、滿足兒童健康成長需求,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兒童友好型城區。
《行動計劃》采取跨部門、多領域、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方式,注重兒童優先、因地制宜、全域推進原則,聚焦兒童全周期發展,為兒童提供全方位服務。提出了社會政策友好深化行動、公共服務友好提升行動、權利保障友好健全行動、成長空間友好拓展行動、發展環境友好共建行動等五大行動、42項具體舉措,涵蓋健康、教育、安全保護、福利、家庭、環境等多個領域,全面推進新區各層級、各領域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
社會政策友好深化行動提出將兒童友好納入教育、衛生、文化、體育、食品、藥品、社會福利等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專項規劃,大力實施促進兒童發展的民生實事,實現兒童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兒童優先、因地制宜、全域推進
公共服務友好提升行動從兒童成長全周期提出了加快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化體教融合、高質量實施校內各項服務、加強中小學生健康管理、擴大兒童優質醫療資源供給等舉措,到2025年,新增幼兒園學位3060個以上,公辦園在園兒童占比不低于60%,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5%以上;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12540個;新增公辦普高學位4500個。值得一提的是,《行動計劃》將幼兒、育兒納入考量,提出2022年,每個辦事處至少建成1家具有示范效應的普惠性托育機構,至少1家幼兒園(幼兒中心)開設托班。到2025年,每個社區均有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嬰幼兒托育服務的機構,全區托幼服務一體化的幼兒園(幼兒中心)達10家以上,每千人口托位數達4.5個;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社區教育工作內容,推動家庭教育陣地納入社區整體規劃建設,確保社區家長學校100%全覆蓋;嬰幼兒家庭接受科學育兒指導率達95%。
權利保障友好健全行動將融合信息技術,保障全市兒童人身權益,提出建設婦女兒童智慧維權系統、加強兒童食藥用品安全監管、加強兒童經常活動場所安防監控系統的規劃建設,創新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開展“關愛女童護苗成長”保護女童人身權益行動。
成長空間友好拓展行動提出,到2025年,力爭實現兒童友好社區全覆蓋;建成兒童友好學校5個以上、兒童友好幼兒園5個以上;建成兒童友好醫院(社康中心)6個;建成兒童友好公園10個以上,新建或改建兒童專類公園1個以上,實現社區體育公園兒童體育運動設施全覆蓋;建成兒童友好實踐基地6個以上;建成區級兒童活動陣地1個以上;實現社區兒童服務全覆蓋。
發展環境友好共建行動中,提出要深入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到2025年,建成家教家風實踐基地不少于2個;完善兒童友好建設推進長效機制,完善兒童參與的長效機制,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創新發展。
據大鵬新區群團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行動計劃》將“擁有多彩濱海體驗、展現深厚海洋人文底蘊”納入行動目標,并提出打造體現大鵬“生態基石”特色的國土、海洋、山林、濕地、綠島等生態自然兒童友好空間,從源頭植入兒童友好理念,力爭以先行示范標準打造兒童友好型城市“深圳品牌”。
據了解,早在2017年,大鵬新區在全市率先提出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區”。2020年,大鵬新區進一步豐富兒童友好元素,同時創新提出建設“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截至目前,大鵬新區已建立教育領域和區、辦事處、社區三級兒童議事會24個,建成“海洋+”兒童友好專家智庫和“流動海洋少年宮”聯盟,揭牌全市首個街區海洋兒童友好圖書館,并成功打造省市級兒童友好基地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