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5月31日訊(記者 劉嘉敏)紅色的吊索板橋橫跨梧桐山河,碧綠的河水潺潺流淌,動聽的水流聲與兩岸颯颯作響的樹木譜成一組優美的生態樂曲,藍天白云、綠樹蔥郁與碧水清流相映成趣……在梧桐山間,流淌著一條梧桐山河,這里藍天綠水,生態優美,一條長長的戲水碧道即將對外開放,以全新的姿態與市民“見面”。
近年來,羅湖區加快推進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在城市更新、生態保護等眾多項目中,積極尋找與“兒童友好”相契合的元素,盡可能多為兒童開拓友好空間。在六一節之際,記者來到羅湖區梧桐山河及其支流(茂仔水、赤水洞水)碧道工程項目現場,這里即將建成的示范段碧道將于年底完工,這里,將成為城市中為數不多的兒童濱水空間。
在碧道改造中,融入兒童濱水空間,源于居民的建議。“施工計劃公示期間,我們陸續收到居民訴求,因片區適齡兒童較多但缺乏兒童活動設施場地,希望在項目中完善配套設施。”工程項目負責人吳建輝表示,經現場多次調研,發現原梧桐山文體公園未改造升級前,該公園為周邊居民活動的主要場所,小孩及大人非常之多,但未有小朋友活動的專屬場地。其次,建設過程中有家長們反映公園里都是一些成人體育健身器材,想要社區公園專屬的兒童游樂設施。
在了解居民訴求后,吳建輝立刻組織與社區和村委座談,同時與區婦聯交換了意見,得到區婦聯大力支持。綜合考慮后,大家一致認為,在開放的濱水空間里融入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設理念,同時因文體公園有兩條河流經過,利用其本身的獨特優勢,將水引入兒童活動區,既可玩水又能岸上游玩,讓大朋友小朋友能在親水樂水的同時感受到獲得感和幸福感。
對城市長大的兒童來說,在河邊戲水是一件難得的體驗。梧桐山河干流發端于橫瀝口水庫,一直流淌進深圳水庫。河道長約3.87公里,河里動植物豐富,這里是國家保護動物香港瘰螈、平胸龜的棲息地。河岸兩邊建有綠道、廊橋,供游人徒步休閑。在原有的生態基礎上,項目計劃在濱水空間中引入兒童活動區。
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紅色吊索橋鮮艷張揚,兩岸生機盎然,清澈見底的河流下是嬉戲的魚兒,偶有鳥類在岸上停留小憩。示范段分為深水段和淺水段,深水段水資源豐富,適合魚類鳥類生存,淺水段水深30厘米左右,是兒童濱水空間。“目前碧道建設已基本完成,在此前還邀請了工作人員家屬過來體驗,小孩們都很喜歡在河流邊上踏水、摸魚,一玩就玩了整個下午,不亦樂乎。”吳建輝表示,從孩子們的反映來看,該示范段在正式開放后會很受孩子們的喜歡。目前,碧道監控設施、驛站書吧等周邊配套仍在加緊建設中,將分段對外開放,其中示范段-入河口預計10月份開放。
當前,兒童友好型城區建設的理念已在羅湖區全面鋪開,根植于城區發展建設的方方面面,區、街道、社區等積極聯動,各部門通力合作,共同開拓適合兒童成長的友好空間。羅湖區婦女聯合會副主席卓卓表示,除了推動兒童友好基地建設,也在棚改等城市更新項目、過街天橋、圖書館等公共空間,引入兒童參與和兒童友好的元素。同時,搭建兒童參與平臺,成立了多層級的兒童議事會,引導和組織兒童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治理,提供兒童參政、議政的機會,注重傾聽兒童的聲音,為各部門、單位決策提供“一米高度”的意見參考,營造兒童參與積極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