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提醒防范金融風險代理投訴風險,消費者需謹防“被收割”
2022-06-06 23:00
來源: 深圳新聞網
人工智能朗讀:

多地提醒防范金融風險代理投訴風險,消費者需謹防“被收割”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6月6日訊(記者 朱琳)近期,海南、湖南、遼寧、青海、黑龍江、陜西、廣西、福建、安徽、浙江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金融監管、公安、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金融領域不良代理投訴舉報風險優化營商環境的通告》的類似通告,提出嚴厲打擊金融領域的“非法代理投訴”“代理維權”等。監管部門明確“非法代理投訴”屬于違法行為,消費者試圖通過此途徑達到目的,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會使自身陷入信息泄露、財產損失、征信受損和承擔法律責任等多重風險之中。專家提醒,若對金融產品或服務有疑問,可致電官方客服熱線咨詢,與官方直接溝通,不可輕信不法分子“代理維權”“代理投訴”等虛假承諾。

13個地方多部門聯合打擊“代理投訴”

各地在通告中,都為消費者揭開了“非法代理投訴”的黑幕,并呼吁消費者建立正確認知,提高風險警覺。以廣東省中山市發布的《關于防范金融領域代理投訴風險優化營商環境的通告》為例,通告揭示,“代理維權”的慣用手法是唆使消費者無視合同約定,捏造事實,向金融監管、信訪等部門投訴舉報,阻礙消費者與金融機構、監管部門開展有效溝通,并以纏訴鬧訪等手段向金融機構施壓,以達到其收取高額代理手續費、截留套取資金等目的。

在信用卡領域,“非法代理投訴”也頻頻發生。公眾在享受信用卡消費金融服務的同時,可能會因突發情況導致還款困難或嚴重逾期導致征信受損的情況發生。部分公眾可能因為法律意識淡薄或金融知識欠缺,在非法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互聯網論壇、微信朋友圈、網購平臺、社交平臺、短視頻等渠道發布的“協商分期”“修復征信”等廣告的慫恿或誘騙下,委托他人“代理投訴”。各地通告都明確表示,此類非法社會組織或個人的目的都是收取手續費,謀取高額利益。

專家表示,非法代理投訴不僅阻斷了消費者與金融機構的正常有效溝通,更會將消費者置于多重風險之中。一、信息泄露。非法投訴代理中介會要求消費者提供的身份證、銀行卡、手機卡、聯系方式等涉及個人隱私的敏感信息,可能會被非法組織利用、泄露或在地下黑市買賣獲利。二、財產損失。除了被收取高額“服務費”,代理投訴中介采取的拖延償還欠款等方式,也會產生更多逾期滯納金及罰息,消費者可能因此背負更重的債務,或可能會被誘導參與信用卡套現或小額借貸。三、征信受損。因拖延還款,或消費者在教唆下暫停或拒絕還款,可能導致個人信用受損。四、刑事責任。代理維權的慣用手法是偽造材料或公章印鑒以及起哄鬧事、纏訪鬧訪等,消費者參與其中可能會構成偽造公司印章罪、尋釁滋事罪或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而承擔刑事責任。

多元調解機制助力解決金融糾紛

由于缺乏完善的金融知識和法律常識,部分消費者深陷騙局,誤認為通過“代理投訴”可以解決問題,事實卻是維權無效,更反受其害。通告還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堅決抵制“非法代理投訴”,建立暢通的投訴渠道,提升服務質效,在保護金融消費者個人利益的同時,積極維護好金融秩序。

廣發信用卡中心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探索建立了多元化解糾紛機制,主動加強與各地金融調解組織協作,針對各類金融消費糾紛提供了公正、便捷、高效的處理服務。廣發信用卡多元糾紛化解機制高效協同運作以來,交互案件上千宗,為暢通消費者問題反饋渠道、營造健康穩定的金融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1年底,在廣東銀保監局的指導下,廣發信用卡中心與廣東正和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正式簽約,共同建立小額糾紛快速解決機制,運用提升糾紛信息化水平、反催收專項治理以及擴大行業宣傳等多元化方式優化了糾紛處理服務,為消費者的合理訴求提供了便捷、高效、合法、正規、集中的糾紛解決渠道,大幅提升了消保工作服務質效和服務體驗。

[編輯:譚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欧美精品免费专区在线观看,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精品精品男人的天堂国产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图片专区欧美日韩 | 日本色色的视频一区 |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