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6月14日訊(記者 曹園芳 通訊員 劉順姬 閆佳 陳鴻英 黃翔宇)“鄔老師,您看下我這個賬目算得對不對?”“湯老師,您剛才講的那種計算方法,能不能麻煩再講一遍,不好意思我沒記下來。”近日,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信院”)的兩名2022屆云南籍畢業生湯明富和鄔丕秀,有了新的身份——回到家鄉進入云南某高校,作為產業學院助教,為該校本科生上了第一堂課。
高職學生到本科助教,她們華麗轉身
三年前,來自云南昭通的湯明富和鄔丕秀兩名同學通過自身努力終于“跳出農門”,遠赴千里之外的深圳求學。她們是深信院落實國家百萬擴招計劃與深圳市對口扶貧戰略,從云南省昭通市定向錄取的學子。據了解,深信院財經學院共錄取云南籍學生159人,其中昭通籍120人,均為大數據與會計專業。
就在湯明富和鄔丕秀等云南籍學生入學一年后,2020年11月,深信院與北京東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正保大數據會計產業學院”,次年4月,深信院“正保財務云共享中心產業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引入企業真實業務,由經驗豐富的企業會計作為實訓導師帶領學生進行跟崗學習,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無縫對接,實現校內實訓即企業實踐。湯明富和鄔丕秀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今年,作為深信院正保財務云共享中心產業基地的首批畢業生,湯明富和鄔丕秀以及基地的另外414位同學一起,信心滿滿走向求職之路。與大多數同學選擇留深就業不同,湯明富、鄔丕秀選擇攜知識“特產”返鄉,通過嚴格選拔和集中培訓后,擔任了家鄉高校正保財務云產業基地的助教,為家鄉的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在學校的工作時間雖還不長,“鄔老師”“湯老師”已頗得學生信賴,而在深信院的學習、實訓經歷正是其“秘訣所在”。在基地實訓期間,她們刻苦學習,考取了1+X財務共享服務技能等級中級證書,同時積累了豐富的賬務處理經驗,在校期間便接觸并處理了大量企業的實時真實賬目,并由企業導師審核把關,短期內迅速提高了專業技能,使得她倆在就業時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最終成功成為家鄉本科院校的助教老師。
深信院為學生提供實訓
湯明富、鄔丕秀說:“非常感謝學校提供的學習機會,讓我倆從什么都不知道的小白,慢慢進階成獨立處理業務的‘會計師傅’,因此也更清楚課程中的難點和痛點。現在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指導學生處理企業賬務,我們將之前遇到的問題、學到的知識與積累的經驗都分享出來,能幫助大家更快地上手處理業務。”
“輸血”更“造血”,“青苗計劃”實現就業育人
湯明富、鄔丕秀就讀的深信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是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為推廣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深信院聯合東大正保公司成立了產業學院,建立了產業基地,校企雙方還合作開展了定向人才培養項目“青苗計劃”,該項目曾獲批為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
深信院產業學院揭牌
記者了解到,“青苗計劃”項目以攜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主要目標,以實踐操作、互動教學為基礎,將專業知識教學和實際操作指導有機結合,采取工作小組制,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驅動,開展引導式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職業習慣和思維方式,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練就過硬的職業能力。首批7名學生(學徒)已開展人才供需精準對接,湯明富、鄔丕秀就在其列,第二批20名學生(學徒)也已為明年人才供需精準對接開展培訓。
據深信院“青苗計劃”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聚焦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留下來”、返回家鄉建設的“送回去”兩項基本工作,打造校企聯合培養、協同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構建從人才培養到人才輸送的完整服務鏈,探索人才培養和人才輸送的新路徑。“我們不僅要‘輸血’,更要能‘造血’,通過三年的系統學習和高質量實訓,學生習得一身本領,回到家鄉能夠向更多的學生傳輸先進知識,真正解決了就業和育人問題。”項目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