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特約評論員 王森
618大促告一段落,售后問題浮出水面,今年,保價問題格外突出。
所謂保價,是商家對消費者做出的價格保護承諾,以確保大家能在促銷中以近期最低價購入,來刺激大家的購買欲望,可以說是一種促銷手段。
然而,有消費者卻發現,不少商家卻在這樣的承諾里耍了小聰明,把贈品也算進了保價范圍,比如300元的價差平臺只保價30元,因為贈品的價格為270元,這實際上沖淡了保價承諾的有效性,也就是說,618買實際上也沒便宜多少錢。
這幾年,網購購物節套路頻出,不少網友大呼心累。花式購物補貼和促銷話術考驗數學水平更考驗閱讀理解,讓購物節吸引力大打折扣。所謂保價,其實也是因為很多商家文字游戲假降價,甚至先漲價再促銷的現象實在太多而衍生出的促銷手段。但如今,這種保證也靠不住了,讓人情何以堪?
贈品比商品在保價中占得比重還大,這嚴重違反常識,在這上面耍小聰明,看似有短期收益,但實際上是真愚蠢。人們因為價格保證而作出了購買決定,商家不能一而再再而三辜負消費者的信任。
購物平臺也應盡到監管義務,不能任憑購物節套路越玩越深,透支平臺的公信力。對于消費者的投訴,市場監管部門也要積極行動,對涉嫌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的行為依法調查、處理,維護市場公平與公正。
出品人:藍岸
總策劃:陳建中
監制:肖剛
評論員:王森
觀察員:陳致遠
視頻剪輯:梁煖
相關報道:
寶安區消委會發布“618”消費警示:促銷活動多 “剁手”需謹慎
網購引糾紛,平臺要不要擔責? 深圳市消委會發布網絡消費典型案例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