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薛高,雪糕話題制造機,這幾天霸占熱搜高位。從雪糕刺客中的佼佼者再到“鐘薛高31℃室溫下放1小時不化”“打火機燒不化鐘薛高雪糕”等事件,鐘薛高可謂深陷輿論漩渦。
昨日(7月6號),針對坊間對于雪糕產品的爭議,鐘薛高再次發表聲明,詳細解釋了海鹽椰椰雪糕配方成分以及所占比例,稱消費者關心的卡拉膠添加量符合國家標準;并認為用烤雪糕、曬雪糕或者加熱雪糕的方式,來評斷雪糕品質的好壞并不科學。同時,還表示將全力配合有關部門工作。
這一份“自證清白”的聲明有多少說服力,仍需要監管部門的監督與檢測才更可信。幾年前,鐘薛高以售價66元的厄瓜多爾粉鉆雪糕在線上一戰成名,立住了其高端雪糕的辨識度。但是在2021年的618中,鐘薛高卻被中消協點名:品牌負面信息集中出現,涉虛假宣傳以及面臨品質質疑。在相關部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鐘薛高涉及虛假宣傳的行為包括:聲稱一款輕牛乳冰淇淋不加一滴水,實際含有飲用水成分;聲稱釀紅提雪糕宣傳使用特級紅提,實際是散裝紅提。在采訪中,品牌創始人一句“就這個價格愛買不買”回應,更是給不少消費者落下了“傲慢”的印象。
怎么說呢,這一波輿情來勢洶洶,鐘薛高怕是要姿態再低一點,態度再真誠一點才能與消費者來一個和解了。以高價和高調宣傳出圈的鐘薛高此次成為眾矢之的,冤嗎?不冤,公眾不是不能接受高價的雪糕產品,而是不能接受價格與實際產品質量之間的差距。退一步說,公眾對于雪糕產品價格的心理預期本就不高,“雪糕刺客”和“雪糕菩薩”的自發科普,恰恰說明了大眾的需求,而靠著營銷獲得大批流量的鐘薛高,也需要面對來自消費者的審視。
對于網紅產品來說,要想走得長遠,還得自身質量過硬,剔除那些花里胡哨的花架子,才能經得住一次又一次的品牌“危機”。
出品人:藍岸
總策劃:陳建中
監制:肖剛
評論員:梁煖
觀察員:陳致遠
視頻剪輯:梁煖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