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7月27日訊 (記者 曹園芳 何亞南 實習生 蔣瀾俊 海報制作 劉玲)“對生活有熱愛,才會變得有趣;對生活和世界保持好奇心,才能擁有創造力和想象力。”從事職業教育的第十年,深圳市福田區華強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華強職校”)財經部老師陳維,始終期望學生成為有趣、有技術、有創造力,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陳維。(受訪者供圖)
重視職業教育,用技術育人
陳維說:“職業教育最重要的定位,就是為產業發展提供有能力、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
從“層次教育”到“類型教育”,是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轉變。今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正式頒布實施,其中明確提到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并規定國家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陳維表示,“如今,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華強職校的職業教育也按照學歷證書加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1+X證書制度’來培育人才。”
作為學校財經部任教老師,陳維認為,目前社會各界對于提升財經素養的重要性和意義還缺乏足夠認識,“現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可能還接觸不到財經素養方面的知識,但我們希望通過課題研究形成財經素養宣講的模式,后期再推廣到中小學、社區,面向社會普及基本的理財觀念。”
據陳維介紹,華強職校財經部以“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發展理念,通過“2.5+0.5”(校內學習兩年半+校外實習半年)的培養模式,與深圳銀雁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深圳金融科技協會等企事業單位達成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會計助理、審計等崗位實習機會,豐富社會實踐經歷。
身為班主任,陳維也抱有期待,“希望華強職校未來可以實現自己的產教基地,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在校進行專業對口實習,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
“技能是沒有捷徑的,唯有不斷地練習才是出路”
今年,是陳維來到華強職校的第十個年頭,期間擔任過6年的班主任,也獲得過優秀班主任獎,目前正研究省級、市級、區級課題,曾多次帶領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并獲獎。
“‘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點在于發展技術型人才,弘揚工匠精神。”陳維告訴記者,“華強職校學生參加技能大賽,除了考核理論知識能力,還要掌握一定的實操能力,比如參加點鈔環節比賽的同學,需要練習10分鐘清點8個幣種(每個幣種約420張)的鈔票,練習就要花上半年時間,加之疫情的影響,需要近一年時間備賽,每天從早到晚訓練,過程非常枯燥。”
華強職校2021年財經部技能大賽一等獎合影。(受訪者供圖)
“練習不代表能進步,但為了進步就必須一直練。因為技能是沒有捷徑的,唯有不斷地練習才是出路。”陳維語重心長地說,學生經常練點鈔練到磨破皮,甚至手指出血都沒有停下,“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韌性,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打破了大家對中職生的固有印象。”
“多數優秀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后都找準了定位,我們也會耐心給予規劃。”在陳維看來,學生的目標都是非常明確的。“比如會計方向的學生會考取初中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證或ACCA專業資格考試證書(國際注冊會計師證書),他們在進入大學后參加專插本考試,獲得本科文憑后繼續深造,不斷扎實自身技能,畢業后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比如到會計師事務所或去公司做審計、會計等職位。”
“其實,大眾目前對職業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傳統層面,希望未來職業教育的認可度能得到提升。”陳維坦言,學生們參加比賽獲得一等獎,卻因中職生的身份而不被認可,這種現象對于老師而言非常心疼,“學生來到職校就讀的原因不盡相同,可能因為戶口或經濟條件等原因。現階段中職孩子需要的是機會和機遇,當他們遇到機會,便會緊緊抓住,珍惜且堅定,朝著目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