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7月30日訊(記者 劉嘉敏)2017年7月,深圳市羅湖區在全國基層黨委政府首創“雙周發布”機制,常態化高質量打造輿論引導新平臺。5年來,“雙周發布”銳意創新,緊扣時代脈搏,用心用情用力講好羅湖故事。2022年7月29日,羅湖“雙周發布”5周年之際,以“培根鑄魂續寫‘春天的故事’”為主題的發布會舉行,回顧雙周發布走過的五個春秋。
現場,區委常委呂漫妮、賴建華共同為“羅湖發布”揭幕,意味著羅湖雙周發布正式改為“羅湖發布”。隨著“羅湖發布”的正式啟動,新時代新羅湖微信公眾號也將一并改版,共同構建“線上+線下”,更為立體、多元、豐富的發布矩陣。
羅湖“雙周發布”的五年,是基層黨委政府不斷探索新聞輿論引導工作的五年,是傾聽民意、回應民聲、解決民憂的五年,是講好城區故事、傳播城區聲音、提升城區形象的五年。
5年來,羅湖“雙周發布”用創意與真情為城區畫像、為熱點解讀、為民生答疑,引導公眾對城區價值再審視再發現。截至目前,“雙周發布”已成功舉辦近100場,獲中央、省、市以及香港地區100余家融媒體平臺報道30000多篇次。發布會輸出的口岸經濟帶、大梧桐新興產業帶、世界寶都、第一國門等概念已成為羅湖的新名片,灣區樞紐、萬象羅湖的新形象深入人心。
“雙周發布”作為基層新聞發布工作的一項創新之舉,不僅獲得了群眾和同行的好評,同時也吸引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羅湖雙周發布在中國的基層政府當中,是最早開始探索新聞發布的制度化、常態化和機制化的,讓羅湖區的新聞發布、公眾關切和民意民情的回應更加貼近。”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分會會長張志安表示,羅湖雙周發布走在了中國基層政府新聞發布的前沿,曾經將其作為學術觀察,我們撰寫過相關的智庫報告,向中央有關部門提交,也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采納和肯定。
從羅湖雙周發布走向“羅湖發布”,這一新聞發布機制也迎來了全新升級。今后,羅湖“雙周發布”將新聞發布工作從“被動出擊碎片發布”轉變為“主動謀劃系統發布”,建立了“策劃—發布—互動—傳播—評估”工作全鏈條,打造了“新聞發布、城區營銷、政民互動及融媒體鏈接”等“1+N”多功能傳播平臺。
“羅湖發布”正式啟動后,隨即開展了首場發布:培根鑄魂 續寫“春天的故事”。中國摩天大樓第一人、全國勞動模范、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陸建新講述以“工匠精神”建萬丈高樓,羅湖先鋒企業用實際行動詮釋改革創新和奮斗文化,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范人物蔣開儒講述了“春天的故事”創作背后的故事,讓大家更加全面了解文藝創作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緊跟時代脈搏,謳歌時代精神。
改革創新、敢闖敢試是我們不斷向前的動力源泉,更是這座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金字招牌。現場,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薛江結合羅湖文化事業十四五規劃、標志性文化設施建設、品牌文化活動打造等方面,著重介紹了羅湖未來5年文化軟實力提升的系列舉措。“目前,我們正在制定針對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和行動計劃,將于近期發布。”薛江在發布會上表示,將結合市里有關要求,聚焦數字技術研發和視覺視效創意領域,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視效創意產業創新基地和數字創意產業先鋒城區,為高質量建設“灣區樞紐萬象羅湖”凝聚更加磅礴的力量,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