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8月10日訊(記者 湯莎 通訊員 張雅捷 少慧)近日,中國太保產險廣東湛江中支“麻章花卉苗木氣象災害預警服務平臺”正式投入使用,為麻章區特色產業“花卉苗木”的發展提供氣象服務。
據悉,該氣象服務點依托中國太保“南國花卉科技園”三農服務站點,可輻射周邊近一萬畝的花卉苗木客戶。用戶可通過平臺系統查詢到實時氣象監測數據。當預計園區可能出現臺風、暴雨或雷暴等惡劣天氣時,系統會發出警示信息,提醒農戶采取避險措施。
(太平洋保險供圖)
據了解,今年6月“龍舟水”以來,廣東持續一個多月的多雨天氣:北江干流出現特大洪水;臺風“暹芭”在7月2日登陸電白沿海一帶。中國太保產險廣東分公司立刻調配全省理賠資源,組建理賠專家隊伍、配置理賠車輛、無人機等專業設備,開展搶險救災行動;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完成受災初勘工作,建立強降雨災害理賠綠色通道,并在重點受災區域設置簡易服務站,安排理賠人員駐點到村,答疑解惑、閃賠到戶;應用e農險大數據、物聯網水淹報警技術等技防手段,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手段進行受災查勘、施救和定損。此外,中國太保還協同農業專家分析受災作物,提出恢復生產建議,確保將農作物損失降到最低。
據了解,7月以來,北京市密云區平均降水量僅有15.8毫米,造成不老屯鎮1500畝玉米持續干旱。災情發生后,中國太保產險北京分公司組織專家及理賠專業團隊趕赴受災現場,啟動理賠綠色通道,通過衛星遙感影像對農作物損失面積和程度進行解譯分析,并將遙感影像與無人機數據及地面實地查勘相結合,進行“天-空-地”一體化識別,僅用兩天時間就確定1500畝玉米為全部損失,賠償金額90萬元。理賠款將于近期送到農戶手中。
(太平洋保險供圖)
據悉,2022年上半年,中國太保產險在河南,河北、山東等13個糧食主產省區開展了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與收入保險,在381個產糧大縣超5000萬畝主糧耕地為近450萬戶糧農,累計提供了超500億元的農業風險保障。
據介紹,中國太保產險已連續多年積極參與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等交易所項目以及商業性“保險+期貨”項目。從2016年至2021年,中國太保產險已開展了400余個“保險+期貨”試點項目,涉及天然橡膠、棉花、白糖、蘋果、紅棗、花生、甜菜、大豆、玉米、生豬、雞蛋、豆粕、飼料等品種,項目由分散試點到縣域覆蓋,由價格險到收入險,由農作物“保險+期貨”到養殖業“保險+期貨”,試點規模逐步擴大,形式種類不斷創新,為農業產業現代化和農民增收創收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