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8月29日訊(記者 曹園芳)8月28日,“全國文學盛典名師大講堂暨第三季頒獎典禮”在銀湖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本期名師大講堂由全國文學盛典組委會專家委委員、中文課程主管劉翔宇主講,她為文友家庭帶來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從自主閱讀到自主寫作》的主題講座。
活動現(xiàn)場。(攝影/曹園芳)
劉翔宇。(攝影/曹園芳)
暑假期間同學們有自動自發(fā)地閱讀嗎?閱讀不是只有語文課上才發(fā)生的,你覺得還有什么時候會閱讀呢?影響學生閱讀成效的原因是什么?……在名師大講堂現(xiàn)場,劉翔宇帶來了創(chuàng)新性的主題分享,她巧妙地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到本次活動中來。她表示,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們應該慢慢地學習預測、學習提問、學習提高閱讀速度、學習有目的地閱讀,“隨著年級的增加,我們慢慢地從閱讀中學習,通過閱讀去學習學科以外的知識。閱讀是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部分的。”
一到寫作,學生常常會做什么?劉翔宇和大家分析道,很多同學在寫作時,時常會想到自己先前收集的好詞好句,想著如何引用詩句、名人名言,也有的不想寫,不知道寫,但實際上是什么樣的呢?現(xiàn)場有同學認為,寫作就是圍繞主題闡述自己的觀點,是完成作業(yè)和考試的任務。
文友家庭分享學習前后關于“閱讀”“寫作”的感受與對“童年”的看法。(攝影/曹園芳)
為此,劉翔宇補充說:“寫作不是考試,寫作是有真實的讀者的,是在真實情境下發(fā)生的,比如寫便利貼、清單,發(fā)朋友圈等等。在考試背景下,我們要思考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的?你希望讀者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有什么樣的情感,你就要怎么寫,寫作前要思考‘為什么寫’‘寫什么’‘怎么寫’。總言之,寫作真正的起點是一個極其細微卻能激發(fā)我們情緒的點,是我們生活中的點,生活中處處都有寫作力。”
劉翔宇指出,寫作一定是有真實的情境和寫作對象的,寫作是需要練習的,寫作練習每周不能低于3次。她在講座最后寄語文友家庭:“閱讀力與寫作力相互影響和促進,沒有輸入的寫作,都是‘假’寫作。我們說話、表達、寫作,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考試,而是影響讀者和受眾。”
龍華區(qū)玉龍學校劉浩宇。(攝影/曹園芳)
講座結束后,龍華區(qū)玉龍學校劉浩宇帶來故事《豐碑》,精彩的個人才藝展示贏得了現(xiàn)場的陣陣掌聲。
領導嘉賓為獲獎教師代表頒獎并合影。(攝影/曹園芳)
領導嘉賓為獲獎學生頒發(fā)復賽證書并合影。(攝影/曹園芳)
據了解,“2022全國文學盛典”文創(chuàng)系列活動面向中小學師生、文學愛好者及“鵬城小記者”“中華文化倡導者”“中華文化文學創(chuàng)作特長生”入選代表,旨在將文學的魅力持續(xù)傳播,創(chuàng)建中華文化文學創(chuàng)作的滋養(yǎng)平臺,同時為文學愛好者和優(yōu)秀的文學特長生提供更廣闊的創(chuàng)作實踐平臺。此次活動還收到線上專家評委的祝福,其中包括全國及省市級名校語文學科負責人、學術研究領域專家教授、著名文學評論家文人名家及深圳市各校師生家長代表。
全國文學盛典聯(lián)合發(fā)起人肖硯寧告訴記者,連續(xù)三年來,“書香家庭文友匯”舉行了多場以家庭為參與形式的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家庭是培養(yǎng)、引導未成年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土壤,是文明生活綜合教育最重要的場所。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進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塑造。”
活動現(xiàn)場。(攝影/曹園芳)
“書香家庭文友匯”是由全國文學盛典組委會聯(lián)合深圳市快樂成長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廣東省孔儒復圣顏子文化研究院,以及多所家庭教育研究院所共同為家庭教育營建的高品質實踐研學平臺,肖硯寧說:“我們擬邀請以家庭為小組的代表,參加精講課程共同度過美好的周末時光,陪伴、欣賞、支持成長中的孩童,通過名師大講堂系列活動,參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探討,感受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一同培育未成年人增強文化自信。”
據悉,“2022全國文學盛典”組委會通過名師大講堂文化主題精講,帶給更多書香家庭文友匯家庭組更多綜合性文化服務系列課目。